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航空   386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51.
As two kinds of defects, recast layers and spatters, commonly accompanied by laser-drilled holes always prevent the laser drilling technique from extending its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and aircraft industries, therefore, a novel hybrid process incorporating laser drilling with jet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JECM-LD) has been develop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aser-drilled holes. It is executed by directing an electrolyte jet coaxially aligned with a laser beam onto the workpiece surface. During the process, the electrolyte jet produces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with the surface material, effective cooling of it and carries away the process scraps. A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shape of the holes machined by JECM-LD. The model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simulation and those from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the test pieces made of 321 stainless steel 0.5 mm thick processed by the pulsed Nd:YAG laser at second harmonic waveleng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an optical microscope discovers that, by contrast with the laser drilling in air, the JECM-LD has effectively removed the recast layers and spatters, but its efficiency dropped by about 30%.  相似文献   
352.
针对数字阵列雷达的空域搜索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黎曼流形的波束驻留时间分配算法。为了补偿天线在扫描阵列侧面时,波束展宽造成的波束增益损耗,根据黎曼流行给出uv平面内波束驻留时间的空间分布,在满足指定距离上的单次检测概率和累积检测概率的条件下,实现波束驻留时间在整个空域的优化分配,最小化雷达系统总的搜索时间消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黎曼流行的波束驻留时间分配算法消除了波束扫描角变化导致波束增益变化带来的影响,实现了雷达在不同方向的等威力探测。  相似文献   
353.
Z-pin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复合材料层间增强方法,本文对苯并恶嗪树脂的Z-pin拉挤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差热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er,DSC)分析苯并恶嗪固化特性为基础,结合外观检查和Z-pin短梁剪切试验研究得到合适的拉挤模具温度。设计了Z-pin拔脱试验并利用该试验研究了后烘道温度对Z-pin与层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获得了后烘道的最优温度。最后分析了Z-pi的显微照片并对Z-pin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苯并恶嗪树脂加热至70°C时,其粘度可满足拉挤需要,工艺适用期约为4h;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至140°C,Z-pin的短梁剪切强度逐渐提高,并且截面形状圆度更佳;随着后烘道温度降低,Z-pin与层合板的结合强度提高,但当温度低于200°C时,Z-pin内部出现了气泡,后烘道温度的最佳温度为200°C。  相似文献   
354.
TC18电子束焊接头焊后热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TC18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测量焊态及4种焊后热处理的接头室温拉伸和冲击性能,并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表明,TC18电子束焊缝经不同热处理能够获得不同形态的晶内α.随晶内α片长径比的减小,塑性和冲击韧度提高,强度大致呈降低的趋势.TC18双重退火焊缝具有以粒状α为主,辅以适量片状α的β晶内结构,因而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度.  相似文献   
355.
研究了以二芳基碘鎓盐为引发剂的电子束固化阳离子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在反应初期,反应速率为质子酸数量所控制,反应速率随时间增加和环氧值的降低而加大;随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的变化逐渐转化为环氧值所控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极值点之后逐渐降低;当引发剂完全分解之后,反应速率只受环氧值所控制,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56.
应用阻尼技术提高结构系统的阻尼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根据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及其具有的电容特性,设计压电吸振器,即根据被控结构,设计RLC谐振回路,把机械结构的机械能通过回路中的电阻热能消耗掉,达到吸振的效果。用实验方法对两种谐振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得到一些指导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7.
喷射液束电解-激光复合加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华  徐家文  王吉明  袁立新 《航空学报》2009,30(6):1138-1143
喷射液束电解 激光复合加工是一项新探索的加工技术,其特点是既发挥激光加工的高效率,又借助喷射电液束的冷却、冲刷、电解作用而实现在线去除再铸层。基于该加工原理的分析,在对激光电解液中衰减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试验系统并对不锈钢片进行了打孔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液压1.5 MPa、浓度18%的NaNO3电解液的喷射液束电解-激光复合加工可实现再铸层减少90%以上。通过对打孔形貌的对比以及加工工艺规律的初步分析,揭示了喷射液束电解-激光复合加工以激光加工为主,电解加工辅助去除再铸层的加工原理,证实了该复合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可望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58.
刘昕  唐振云 《航空制造技术》2012,(13):119-121,124
通过选用适当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可得到4种典型的电子束焊缝形状,分别为钟罩形、漏斗形、楔形和钉形。对不同焊缝形状的电子束焊接接头进行了疲劳性能试验,并利用所建立的层次分析数学模型,综合评价了焊缝形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9.
杨志伟  贺顺  廖桂生 《航空学报》2012,33(12):2240-2245
针对机载单通道雷达采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多普勒波束锐化(DBS)技术等途径难以实现载机飞行路线正前方高分辨率成像问题,研究了一种利用方位实波束重叠扫描的新型机载单通道雷达前视探测方法,讨论了提高方位分辨率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该方法根据目标回波强度受到波束扫描增益调制的特点,通过计算修正的Capon空间谱来实现方位超分辨。模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机载单通道雷达的前视成像,可以显著提高波束主瓣区域内强弱临近目标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60.
激光冲击强化是利用高功率密度(GW/cm2)、短脉冲(ns量级)激光束辐射金属时产生高强度冲击波在金属材料或零件表层形成数百兆帕的残余应力,从而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一项新技术.利用Nd:glass重复率激光和机械喷丸分别对Ti6Al4V钛合金电子束焊缝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和激光冲击+机械喷丸两种不同处理工艺对电子束焊缝残余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都明显改善Ti6Al4V钛合金电子束焊缝的残余压应力,尤其激光冲击+机械喷丸工艺表面残余应力改变明显, 而且在次表面层残余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距表面20~30μ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