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283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月面重力模拟系统恒拉力绳索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月面巡视器在未来探月工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月球重力场是影响月面巡视器运动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文章基于绳索悬挂建立月面重力模拟系统,其关键是对恒拉力绳索进行建模和动力学分析.通过将绳索离散化为一系列集中质量的弹簧阻尼结构,得到多刚体系统来代替连续的弹性系统,用数值计算方法来研究绳索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如刚度和阻尼)对月面重力模拟系统的影响,来优化月面重力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92.
雷鹏轩  余立  陈德华  吕彬彬 《航空学报》2021,42(6):124378-124378
飞翼飞机易发生刚体短周期模态与机翼低阶弯曲模态耦合所致的体自由度颤振。飞行控制系统对飞机的短周期模态特性影响很大,因此考虑飞行控制系统的闭环体自由度颤振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自主设计的颤振模型开发了相应的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综合运用风洞试验和仿真计算开展了相关研究,获得了不同刚体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开环/闭环体自由度颤振特性,研究了闭环增益对体自由度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简要分析了影响机理。试验和仿真计算结果共同表明: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明显地改变了俯仰模态阻尼的原有走势,闭环后的体自由度颤振特性变化明显。以开环颤振速度为基准,采用较小的比例回路增益KP或较大的微分回路增益KD,飞行控制律能增加飞行器俯仰阻尼,提高体自由度颤振速度,反之飞行控制律将导致颤振速度降低。就本文控制律而言,当KP<0.07或KD>0.2时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能起到抑制体自由度颤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利用自主研发的混合网格Euler/RANs方程解算软件WoF90以及六自由度动力学与运动学方程解算程序,采用脚本语言技术实现网格的自动生成,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多体分离问题的准定常Euler流动非结构网格方法。通过AEDC算例对非结构准定常Euler方程方法解决多体分离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为了降低BWB机身弯曲应力、提高屈曲稳定性,在150座BWB民机复合材料三舱室机身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Y形和弧形加强三舱室机身设计模型;利用零阶参数优化算法,对3种机身结构进行了静力与线性屈曲优化分析,获得了较为合理的三舱室机身布局方案,为BWB民机机身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5.
翼身融合布局客机的客舱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翼身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民机布局,其客舱设计较常规布局有很大不同.以翼身融合布局客机客舱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特性,确定了与客舱设计相关的适航条例和舒适性要求;确定基本布局方案和客舱参数化设计方法;以250座三级布置为例,对客舱区座椅和设施等进行了详细布置.结果表明,翼身融合布局客舱的参数化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满足飞机系列化发展对客舱灵活布置的需要.但应急撤离设计方案是否满足90s撤离适航要求的应急疏散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6.
针对全C/SiC复合材料机身襟翼再人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气动载荷作用的受力状况,进行了静力试验考核。对静力试验方法进行了讨论与探索,通过验证性的试验,确定了传统的贴帆布带加载的静力试验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明晰了机身襟翼结构的静力试验的危险区域。静力试验中,襟翼试件在未达到试验设计载荷的情况下,出现了提前破坏。通过对试件的传力路线的分析以及损伤部位的观察和研究,找出了失效的原因是由于角盒工艺上的缺陷造成的,并提出了工艺上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利用流动显示及表面压力测量方法研究了后掠翼身干扰区的流动特性,并研究了用小边条等措施改善干扰区的流动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机翼后掠角、不同迎角及不同Re数对干扰区流动特性的影响,流态可以从一涡系变成多涡系,由定常变成非定常,而且在一定的Re数以后涡系会紊流化;翼身干扰区上游的的逆压梯度是导致边界层分离的物理原因,利用面积很小的边条可以降低干扰区局部的逆压梯度,可以导致干扰区的旋涡很弱,甚至不出现,这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98.
刘刚  邱玉鑫 《实验流体力学》2006,20(4):54-58,62
有侧滑时,尖侧缘的非圆截面机身头部在中等和大迎角下,可具有方向稳定性.在计算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3个不同上、下表面高度和两个不同侧缘角的模型进行了低速风洞试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无侧滑时,机身的升力、阻力和俯仰力矩的绝对值都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在α<30°内,表面高度对横向特性影响较小,α=30~60°时,呈现复杂的影响趋势;尖锐侧缘机身比圆侧缘机身产生的升力和阻力都大些,但俯仰力矩差别不大;随着迎角的增大,对横向特性的影响明显;有侧滑时,上表面b/a=0.75的机身和下表面b/a=0.25的机身对方向稳定性的影响最显著,尖锐侧缘比圆侧缘对方向稳定性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复合舵机是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执行部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行业内复合舵机本体工艺流程冗长、数控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展了本体新工艺的研制。在分析复合舵机本体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的基础上,采用了数控加工与精密研磨相结合的加工方法,设计了加工工艺流程和专用装夹工装,配置了本体活塞孔精密研磨所需研磨膏,通过试验验证了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工艺验证结果表明,本体活塞孔圆柱度不大于0.002mm,表面粗糙度在Ra0.05μm以下,在内窥镜下观察无可见划痕。自配研磨膏在研磨加工中使用效果显著,所设计工艺流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0.
A restricted 2?+?2 body problem is proposed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capture of small bodies by a planet. In particular, we consider two primaries revolving in a circular mutual orbit and two small bodies of equal mass, neither of which affects the motion of the primaries. If the small bodies are temporarily captured in the Hill sphere of the smaller primary, they may get close enough to each other to exchange energy in such a way that one of them becomes permanently captur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capture is possible for both prograde and retrograde orb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