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216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研究了分布式无源多传感器系统多目标跟踪问题,在只有测向信息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分布式系统首先利用波门技术分别对各个无源传感器角度测量数据进行关联配对和滤波;然后,将处理结果送到融合中心,在融合中心通过构造的χ2分布检验统计量进行多目标方位航迹的关联;最后,通过交叉定位和位置信息融合获得多个目标的位置信息估计,实现无源多目标跟踪。论文通过仿真分析对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22.
航迹控制回路是无人机自动控制飞行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无人机的姿态、航向和飞行状态等重要参数的变化。根据飞行控制的基本控制律实现了无人机在复杂航迹条件下的安全飞行控制,模拟出无人机在自动控制下的航迹、盘旋和着陆等的飞行任务。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了基于堆栈的通用化的航线管理类。并分析了无人机在手动操作切换到自动控制方式时寻找航迹点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23.
刘建平  梁甸农  何峰 《宇航学报》2005,26(2):186-190
针对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雷达系统的特点和AT INSAR的基本原理,本文对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雷达系统执行AT INSAR任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雷达系统AT INSAR模型。基于这个模型分析了临界基线、测速精度,以及动目标检测等性能。最后,对一个L波段的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系统完成AT INSAR任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测速精度对于编队小卫星的基线测量精度要求相对较高,而且检测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4.
交叉航路碰撞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路上航班的碰撞风险问题是目前空域规划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就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出交叉航路碰撞概率计算公式,然后结合概率论和划设保护区的方法对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用自主开发的"空域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软件对上海区域内的某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进行了仿真计算.为交叉航路的碰撞风险计算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5.
利用一次雷达实现低空空域的安全监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低成本的低空空域雷达监视实验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平面位置指示(PPI,Plane Position Indicator)图像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其中杂波抑制和目标状态估计是两项关键技术.经过背景差分的雷达PPI图像,仍然含有大量的背景边缘杂波,该算法利用其空域特性进行杂波抑制,并采用交互式多模型(IMM,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s)方法对目标的匀速、加速、减速、转弯等机动运动进行跟踪.详细分析了仿真数据的跟踪效果,并将整套算法应用于两组实测PPI图像,实验结果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6.
The ZDPS-1A pico-satellites are the first satellites in China within the 1-10 kg mass range that a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on orbit. Unlike common pico-satellites, they are designed to be "larger but stronger" with more powerful platforms and unique payloads so as to bear a better promise for real applications. Through their space flight mission, the func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wo flight models are tested on orbit and validated to be mostly normal and in consistency with design and ground tests with only several inconforming occasions. Moreover, they have worked properly on orbit for one year so far, well exceeding their life expectancy of three months. Therefore, the space flight mission has reached all its goals, and verified that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engineering process of the picosatellites are sufficient in allowing them the desired func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and the adaption to the launch procedure and the low-Earth orbit space environment.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platform together with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engineering process of the pico-satellites are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more complicated real spac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27.
对舰载机复飞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建立舰载机着舰复飞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以及舰尾气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下滑角变化和舰尾气流对舰载机复飞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下滑角变化和舰尾气流对舰载机的迎角、俯仰角和飞行轨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28.
低轨卫星倾斜轨道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占新  王强  姚建 《上海航天》2010,27(3):26-29
根据有效载荷性能和任务需求对低轨卫星的倾斜回归圆轨道设计进行了研究,以升交点赤经为参数,对1个回归周期内特定目标的覆盖性能指标进行了优化。算例表明:卫星对地面目标点的覆盖率可达0.977 5。如需对多个目标点或目标区域进行观测,可在此基础上增加目标点再作优化设计,以获得最佳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229.
基于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多机协同控制下的航迹欺骗技术,利用配备有电子欺骗技术的电子战飞行器(ECAVs, Electronic Combat Air Vehicles),对敌方的防空系统中的雷达网实施电子攻击行动来达到欺骗干扰效果.对搭载距离拖引干扰(RGPO, Range Gate Pull-Off)技术的ECAVs在防空雷达网中的作战运用及协同策略进行了研究,空间模型包括单架ECAV对单部雷达以及多架ECAV对雷达组网两种情形.基于ECAV、雷达和虚假航迹点三者共线关系,削减搜索空间,解决动力约束下ECAVs轨迹规划约束最优化难题,算法高效快捷,可实时完成ECAVs轨迹规划.   相似文献   
230.
飞机结构多部位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疲劳统计学与断裂力学的基础,利用已有的飞机单细节结构试验结果,提出一种定量计算飞机结构发生多部位损伤(MSD,Multiple Site Damage)可能性的方法.该方法简化了飞机结构发生MSD可能性的计算,为飞机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该方法认为单细节的裂纹萌生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对于多细节的飞机结构,到某一时刻,当2个或2个以上细节萌生裂纹时,则认为该结构发生了MSD.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介绍和理论推导,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计算示例,得到MSD产生概率与应力水平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合理,较符合实际情况,利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