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3篇 |
免费 | 367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18篇 |
航天技术 | 33篇 |
综合类 | 65篇 |
航天 | 1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引射器增强混合喷嘴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动中心一套引射系统实验装置上采用两种增强混合喷嘴(后缘开缝喷嘴及花瓣状喷嘴)进行了等面积多喷嘴引射器性能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喷嘴增强混合措施在较高增压比引射器系统中的应用性能.实验方法为在同一引射器、相同引射参数下更换不同的引射喷嘴进行引射性能参数测试,并与常规圆锥喷嘴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增强混合喷嘴都比常规圆锥喷嘴具有更好的引射综合性能,混合室出口截面总压分布也更均匀;后缘开六缝喷嘴的综合引射性能最好.这些结果说明在增压比较高的引射器系统中采用多喷嘴引射增混措施的基础上,喷嘴增强混合措施仍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也表明喷嘴参数与引射参数间的优化匹配对引射性能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2 m超声速风洞是一座下吹-引射式暂冲型超声速风洞,采用全钢结构。针对该风洞具有结构尺寸大、运行工况多、流场品质要求高、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以及采用全挠性喷管实现宽马赫数范围调节等特点进行了风洞总体和主要部段结构设计与研究。在风洞设计中利用试验方法以及丰富的风洞设计经验对洞体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广泛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理论计算,采用新颖的刚性烧结金属丝网材料进行消声降噪处理,并用挠性喷管和试验段一体化设计技术排除了挠性喷管与试验段间阶差对流场品质的影响,运用气垫运输技术使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稳定。通过水压试验、振动检测、风洞静调和流场校测等方法验证风洞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设计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5.
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开展了其排气系统气动型面参数化设计方法和气动性能的研究。通过控制外涵、内涵喷管流道的中心线形状和流通面积,设计了外涵、内涵分开排气喷管气动型面。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喷管的流场结构,并分析了外涵落压比和自由流马赫数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在自由流马赫数为0.050时,推力系数随外涵落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在自由流马赫数为0.785时,推力系数随外涵落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在外涵落压比相同时,自由流马赫数越大,核心机舱外罩b段与尾锥b段所受轴向力在喷管总推力中所占比例越大,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也增大。 相似文献
186.
以气氢/气氧为推进剂,对圆转方内喷管单元直排塞式喷管进行了热试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系统及实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参数,给出了实验参数测量结果、实验照片和数据分析。无再生冷却塞式喷管发动机采用耐烧蚀材料钨渗铜加工内喷管和燃烧室内衬,碳钢材料加工塞锥,成功进行了多次短时间热试实验。在三个压比下获得了塞式喷管性能数据,实验表明,塞式喷管具有良好的高度补偿能力和较高的效率。在CNPR=110附近,效率达到93%~95%;在CNPR=450附近,效率达到96%~98%;在CNPR=1000附近,效率达到93%~96%。预计在设计点的效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187.
188.
对一种组合式的离心式同向双旋流器空气雾化喷嘴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双旋流器采用旋向相同的径向开孔式设计,在常温常压下试验,研究不同空气压力降和喷嘴供油压力工况下液雾的索太尔平均直径及分布指数.试验中以航空煤油为介质测试其雾化性能,采用马尔文激光测雾仪测量喷嘴下游50 mm处的液雾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空气压力降和喷嘴供油压力的增大,索太尔平均直径减小,分布指数增大,推导了在空气压力降Δp/p>3%和Δp/p<3%两种工况下索太尔平均直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