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航空   603篇
航天技术   335篇
综合类   102篇
航天   5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高分辨率星载聚束式SAR的极坐标格式成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坐标格式算法是应用于聚束式 SAR成像处理的经典算法。基于极坐标格式算法 ,研究了高分辨率星载聚束式 SAR的成像处理及相关问题 ,分析了非平面运动、运动测量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最后 ,通过计算机仿真 ,给出高分辨率的星载聚束式 SAR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多站连续波雷达的测速定轨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长林  叶正茂 《宇航学报》2001,22(6):10-14,25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多站连续波跟踪雷达的测速定轨方法,指出了传统测速定轨方法的缺点所在,提出了测速样条函数定轨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弹道测量数据进行了计算处理。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精度高,在靶场数据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文竹  周荫清  陈杰 《宇航学报》2004,25(5):552-554,565
针对通用微型计算机平台的特点,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结合工程化的要求,进行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软件实现。该系统能够完成针对真实星载SAR数据的辅助数据处理、轨道参数估计、多普勒参数估计、成像处理、成像结果显示以及产品数据打包等一系列任务,实现从星载SAR回波数据到1级产品数据的处理流程。同时,该系统具有功能完整、精度高、有较强通用性、稳定性、易用性的优点。通过实际运行、测试,证明设计合理、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94.
小SAR卫星偏航导引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近极低轨道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参数偏移,基于姿态控制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偏航导引控制对滚动和俯仰通道动力学耦合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其影响小于卫星所受的环境干扰力矩。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可视为干扰力矩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95.
胡福昌 《上海航天》1998,15(6):33-36
提出被动微波导引头多目标鉴别电路和战时电子支援系统一体化设计的设想,贯彻“面载复杂、弹载从简”的原则,使被动微波反辐射导弹导引头信号分选和目标识别电路力求简单。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常用工作模式,即聚束式、条带式、扫描式和干涉式SAR的概念、设计考虑和常用设计公式。通过建立模型,对高空间分辨率、多工作模式SAR的系统集成和总体设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该套软件模拟了六套在轨运行的星载SAR系统参数和分系统指标,仿真结果与公布数据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997.
根据作战要求,建立了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战备完好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制导雷达的战备完好率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功能检查的覆盖面;系统的故障检测率和修复率由设备的BITE的检测率和在规定时间内故障的修复率来决定。  相似文献   
998.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宇航学报》2004,25(5):560-565
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相比,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地球自转及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星载SAR/GMTI的实现更为复杂。提出了当不满足相位偏置中心天线(DPCA)中脉冲重复频率和天线水平基线间的严格约束条件时,通过象素匹配法和星载SAR沿航迹向干涉(ATI)技术实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沿航迹向线性排列的双孔径天线星载SAR结构,首先建立了星载SAR双孔径天线空间几何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星载SAR双孔径天线机理及信号特性,然后利用常规方法成像的双天线SAR图像,分析并推导了基于ATI技术和象素匹配实现对地面背景杂波淹没的运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以及目标定位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高磊 《航天控制》2003,21(3):70-74
基于精确制导技术的需要 ,本文研究了被动方式下的目标定位与跟踪技术 ,对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被动定位与跟踪问题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最后 ,对目标被动定位与跟踪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无源时差跟踪器与单机无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福昌 《上海航天》2002,19(2):17-20
为使反辐射技术对目标进行快速定位 ,研制了无源时差跟踪器。该跟踪器无需任何机械伺服系统。无源时差跟踪器实测角跟踪精度小于 0 .5°,时差测量误差为 0 .0 0 2ns ,视线角速度测量误差小于 3.6 % ,可测定目标至两个天线的多普勒频率差、相位和相位变化率 ,满足单机实时快速无源定位技术运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