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介绍利用还原剂在铝合金表面沉积Ni-P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操作简便,所得到的沉积层结合力良好、硬度高、耐蚀性能优异。可用于航空精密仪器仪表的防护与装饰。  相似文献   
82.
研制了合适的中间层合金KCo2,采用过渡液相(简称TLP)连接方法进行扩散连接试验,分析接头显微组织、成分和连接工艺的关系,分析焊接缺陷形成原因,确定了MGH956合金TLP扩散连接机理.结果表明在1240℃,保温8小时条件可以获得焊接缺陷少,连续完整的焊接接头.元素实现扩散均匀化.  相似文献   
83.
风扇进气道胶接蜂窝声衬样件声学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消声短舱是降低飞机噪声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的高速压气机实验台架消声短舱样件的声学实验在以往基础上进行改进 ,增加了消声终端 ,使用可工程应用的胶接铝蜂窝制作的进气道消声短舱原理样件 ,测量了各压气机工况下声衬的减噪量和总压损失。测量结果表明漏气增加了总压损失 ,某些声衬组合可明显增加减噪量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热压扩散结合法制备B/Al复合板材的工艺过程,研究了热压工艺参数对B/Al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热压扩散结合法制备B/Al复合板材比较理想的工艺参数,得到了拉伸强度σb=1280MPa、弹性模量E=233GPa的B/Al复合板材。  相似文献   
85.
 利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以 Ni-Cr合金粉末做钎料,适当控制钎焊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实现了金刚石与钢基体的牢固的化学冶金结合。利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能谱,结合 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在钎焊过程中 Ni-Cr合金中的 Cr元素分离在金刚石界面形成富 Cr层并与金刚石表面的 C元素反应生成Cr3C2 和 Cr7C3,在钢基体结合界面上 Ni-Cr合金和钢基体中的元素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这是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及钢基体之间都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重负荷磨削实验进行验证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以中间相沥青添加55%(质量分数,下同)的Si粉混合物为原料,制备了含Si的炭泡沫模板。在高温反应烧结炉中,氩气气氛下1500℃保温1~6h,结合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碳化硅多孔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并对熔融Si与C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与炭泡沫模板的微观结构一致,烧结温度150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多孔陶瓷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在保温4h的条件下制备的碳化硅多孔陶瓷主要由β-SiC相组成,最大弯曲强度为26.2MPa,对应的孔隙率为45%。内部熔融的Si与外部熔融的Si同时与C反应生成SiC,最后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SiC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87.
王斌  许沂  雷鹍 《航空制造技术》2011,(16):60-62,65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叠形波纹管进行了结构设计,采用扩散连接方法和应力松弛技术制备了TA15钛合金叠形波纹管结构件.对高温扩散焊接叠形波纹管扩散连接界面微观组织、母材的晶粒度、材料的性能损失、气密性、刚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扩散连接技术制备的叠形波纹管焊接接头良好,满足气密性、强度、刚度和疲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8.
用合金化的Ag-Cu-Ti粉及S i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钎料,真空无压钎焊S iC陶瓷和Ti合金。研究结果表明,在Ag-Cu-Ti粉末钎料中加入15vol%~30vol%S iC粉末能明显降低接头热应力,获得完整的S iC颗粒增强的复合接头。加入的S iC颗粒、S iC陶瓷母材均与连接层中的Ti起反应,形成表面反应层Ti3S iC2及分布于Ag-Cu-Ti合金中的Ti-S i化合物,随S iC颗粒增加,反应层变薄。连接层中的Cu元素与连接的Ti合金相互扩散,形成Cu-Ti相界面扩散带。  相似文献   
89.
超塑性状态下Ti-6Al-4V钛合金扩散连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温扩散与空洞闭合蠕变理论,对Ti-6Al-4V钛合金在超塑性状态下扩散连接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可作为预测工艺参数,诸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对连接质量的影响和选择合适工艺参数的依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90.
《中国航空学报》2016,(2):520-533
Damping improvement in composite structures via introducing nanofillers generally has remarkabl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ot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work, Si C and Al_2O_3 nanoparticles' infusion effects on the flexural, interfacial and vibration properties of epoxy matrix a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epoxy(GFR/E) laminates were investigated. Unidirectional(UD-GFR/E) and quasi-isotropic(QI-GFR/E) laminates with [0/±45/90]sand [90/±45/0]sstacking sequences were hybridized by the optimum nanoparticles percentages. Results from off-axis flexural strengths of UD-GFR/E demonstrate good fiber/nanophased-matrix interfacial bonding.The interlaminar shear stress between the adjac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strains of ductile QI-GFR/Si C/E laminates results in decreasing the flexural strengths respectively by 24.3% and9.1% for [0/±45/90]sand [90/±45/0]sstacking sequences and increasing the dissipated interfacial friction energy and thus the damping by 105.7% and 26.1%. The damping of QI-GFR/E,QI-GFR/Si C/E and QI-GFR/Al_2O_3/E laminates with [90/±45/0]sstacking sequence was increased by 111.4%, 29.7% and 32.9%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0/±45/90]sstacking sequ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