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18篇 |
免费 | 1373篇 |
国内免费 | 118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585篇 |
航天技术 | 1670篇 |
综合类 | 887篇 |
航天 | 22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282篇 |
2020年 | 295篇 |
2019年 | 298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314篇 |
2016年 | 391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475篇 |
2013年 | 440篇 |
2012年 | 566篇 |
2011年 | 591篇 |
2010年 | 437篇 |
2009年 | 435篇 |
2008年 | 659篇 |
2007年 | 810篇 |
2006年 | 666篇 |
2005年 | 594篇 |
2004年 | 501篇 |
2003年 | 439篇 |
2002年 | 290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13篇 |
1999年 | 209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58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108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微机械加速度计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以IC工艺为基础发展以来,微机械加速度计便作为其中一个耀眼的应用实例大放异彩.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低精度微加速度计产品,同时国内也开始了相关研究.时至今日,微加速度计已经按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三个精度等级分别发展.以麻省理工大学(MIT)Draper实验室为代表的一些国外机构已经研制出10-7g级别的高精度微加速度计样机并尝试在潜射导弹、洲际导弹再入等方面取得应用,乃至将来替代高精度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PIGA);以COLIBRYS、Honeywell等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机构,依托自身科研能力,致力于将中精度微机械加速度计推出量产化的单表和组合成品并推向低端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以AD、ST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依托自身工艺线,推出大量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占领了消费电子市场.国内的研制分工也越来越细化,技术路线、行业分工、研究内容、需求牵引都越来越明确,其中压阻式、热对流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已经产业化,微机械加速度计已有小批量的产品,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也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125.
126.
当某型客机飞控舵面作为液压能源系统的用户时,应用AMESim仿真软件,在相应的载荷作用下,对液压系统所需压力、流量以及相关液压附件参数的设置进行分析,并对舵面的仿真运动结果进行动画演示。 相似文献
127.
张爱文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51-53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顶岗实习模式的研究,全面抓好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旨在探索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模式、并在实践中解决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8.
研究不确定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基于模糊广义系统表达式,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问题。与以往结果相比,减少了求解过程的计算量。同时,为了得到更为松弛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及模糊Lyapunov函数。算例说明所提方法有效和可行。 相似文献
129.
阐述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相对状态测定与控制算法。测定算法适用于计算机视觉系统,根据标志点构型几何特征,建立非线性测距方程组并构造加权目标函数。对非共面标志点构型(如3点T型与5点锥型)和共面标志点构型(如正方形、矩形、菱形),目标函数均含标志点间距比率关系项;对共面构型,目标函数还包含共面条件项。按最小二乘法,采用Gauaa-Newton数值迭代法求解测距最佳值;对共面标志点四边形构型,利用对角线交点的虚影像坐标确定测距求解迭代初值。获得测距后即可应用四元数估算法确定相对姿态与相对位置。对相对姿态控制算法,给出相对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讨论相平面法与四元数反馈法的控制设计方法。相平面控制法应用常值推力,针对小姿态角机动的特点,将相对姿态通道解耦为三个独立的二阶子系统,设计相平面推力方向切换函数;四元数反馈法应用本征轴旋转的线性二阶系统瞬态响应特性,选择相对四元数与相对角速率反馈增益系数,确定控制力矩。对相对位置控制算法,将实际位移对标称位移之差作为控制变量,阐述所需速度增量最小的双冲量机动。大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对状态测定与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0.
先进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用直升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但这种新颖设计给安全性的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适航条款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电传飞控直升机的设计特征,需要制定相应的专用条件来判断直升机设计是否满足适航要求。本文围绕直升机电传飞控系统结构交联、操纵权限感知、飞行机组告警、飞行包线保护、指令信号完整性五种专用条件,指出专用条件关注的技术内容;说明条款制定的背景和意义,给出现有的符合性方法及验证技术,并提出直升机电传飞控在型号论证和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研究可为民用直升机的适航设计与审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