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166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8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Research on empirical or physical models of ionospheric parameter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space weather and communication support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ng the monthly median ionospheric propagating factor at 3000 km of the F2 layer (identified as M(3000)F2) for high frequency radio wave propagation, a model based on modified orthogonal temporal–spatial functions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odel has three new characteristics: (1) The solar activity parameters of sunspot number and the 10.7-cm solar radio flux are together introduced into temporal reconstruction. (2) Both the geomagnetic dip and its modified value are chosen as features of the geographical spatial variation fo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3) A series of harmonic functions a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M(3000)F2, which reflects seasonal and solar cycle variations. The proposed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nonlinear regression for three characteristics with harmonic analysis by using vertical sounding data over East Asia. Statist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M(3000)F2 calculated by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the monthly median observations. The proposed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model by comparison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six station, which illu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outperforms the IRI model over East Asia.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further expanded for potentially providing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other ionospheric parameters on the global scale.  相似文献   
192.
设计了L9(34)的双级时效正交试验方案,系统地研究了双级双峰时效工艺、时效硬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终时效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合金的硬度、强度对终时效温度最敏感,合金的塑韧性则对终时效时间最敏感;利用“双峰”特征对正交试验所得的具有高塑性、高韧性的相对最佳工艺进行强度优化,发现对应不同的目标性能,有最优双级时效工艺与之相应,并没有发现各性能指标同时达到最大值的理论最优工艺,只能获取一种相对的最优工艺,即在保证接近单级峰时效强度的前提下选择塑、韧性最佳的工艺——105℃/4 h+155℃/70 h.  相似文献   
193.
张花国  魏平 《航空学报》2013,34(6):1389-1396
 针对非合作低信噪比条件下的QPSK-DSSS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恒模特性的扩频序列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单用户QPSK-DSSS信号等效为两用户的BPSK-DSSS信号,其次通过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估计出由同相与正交两路扩频序列张成的二维信号子空间,最后利用扩频序列的恒模特性消除特征分解带来的酉阵模糊问题,实现扩频序列的精确估计。本文提出算法实现简单,相对目前现有传统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计算机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优良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94.
结合飞行器总体快速设计需求,研究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气动外形分析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获得飞行器气动特性数据,再根据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快速明确飞行器外形参数与阻力系数的影响程度,辨识关键参数,指导飞行器外形设计。以某飞行器为应用对象开展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得满足要求的气动外形,提高分析效率,满足总体方案快速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95.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反相序工作是调试中常见状态。为了对此状态下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此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控制角(α)从0°到180°的增加过程中,反相序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反复,输出电压平均值(Ud)出现两次最大值。通过分析反相序对触发信号的影响,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得到Ud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6.
提出一种应用m序列的伪随机特性模拟二进制对称信道(BSC)差错源的方法。分析BSC的差错特性,给出模拟BSC差错源的电路框图,并用计算机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证明模拟结果与BSC的理论差错特性十分接近。证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7.
讨论了单平衡环动力调谐陀螺的正交不平衡力矩及其引起的漂移误差;完善了一些文献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然后讨论了双平衡环动力调谐陀螺正交不平衡力矩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8.
针对传统Miner法则无法考虑载荷加载顺序的缺陷,应用模糊理论分析了不同载荷顺序下疲劳极限附近的应力对构件造成疲劳损伤的模糊性,使修正后的模糊Miner理论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载荷加载顺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疲劳寿命的预测误差由原来的61.6%减小到21.7%。  相似文献   
199.
采用有限状态机设计了一种控制指令检测方法,确保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可靠控制。介绍了控制指令特征及检测要求,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检测方法,说明了软件设计,并给出了测试、验证方法及结果。有限状态机模型有助于解决复杂的实时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0.
简要地叙述了面对面平行度误差的正交最小二乘评定法和最小条件评定法,并分别建立了评定面对面平行度误差的数学模型。该原理可扩展到其他平行度误差的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