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193篇
航天技术   213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远距离轨道接近及绕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半长轴、偏心率、倾角、升交点赤经相近的两航天器的远距离轨控接近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研究了通过改变轨道半长轴调整航天器升交点赤经变化率,进而控制轨道法向振幅的方法;其次给出控制点的选择时机与相对绕飞椭圆大小的定量关系;然后提出采用径向矢径模之差估计远距离相对运动参数方法;最后通过"神舟七号"伴星与轨道舱的远距离接近及绕飞控制仿真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12.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东西位保平经度差漂移环控制,通过分析和推导相关公式,给出了东西位保平经度漂移率、定点位置漂移加速度、位保周期、位保精度、速度增量、半长轴变化率及东西边界点漂移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实际东西控制,变换推广经典公式,提出了东西控制时刻不在边界点时轨道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按给定边界经度值进行漂移率控制的方法,并根据某型号卫星一次东西位保控制参数进行了反算,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13.
为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带智能补偿器的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用来提供主要的控制输入信号,网络的训练可离线进行,网络的使用采用联想记忆方法。经神经网络控制器控制后,系统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偏差不大,因此可将误差模型方程线性化。针对这一线性化模型,可以设计一个智能补偿器来补偿由于训练精度、干扰及时延等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利用以上设计方法,本文对战斗机的“眼镜蛇”机动飞行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  相似文献   
314.
为实现参数不确定和扰动下运载火箭大偏航入轨过程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双回路扰动观测补偿有限时间收敛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运载火箭飞行动力学方程构建了面向控制的姿态模型;然后分析模型中存在的复合扰动,构建双回路扰动观测补偿滑模控制框架;通过引入有限时间收敛微分器、观测器和滑模控制器,实现了运载火箭姿态控制回路对姿态指令的高精度快速响应。该方法能够有效观测并补偿同时存在的匹配和非匹配扰动项,提高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对参数不确定的适应性。通过对比传统PID控制方法,充分验证了双回路扰动观测补偿有限时间收敛滑模控制方法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15.
近地轨道的双星编队通常设计具有自稳定性的编队构型参数初值,通过保持编队构型参数形成长期稳定的相对周期运动。针对编队中卫星数量增多产生的相对运动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Hill坐标和三角函数公式的多星相对运动分析方法。基于SAR载荷测量基线定义,结合多星编队构型参数的相对运动特性,提出了编队构型参数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多星编队的最大有效基线组合。通过分析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的长期影响,研究了异构多星编队的相对运动衍化规律,提出了主从形式的脉冲偏置控制,能够有效保持针对异构多星编队设计的编队构型。通过面质比异构的四星编队控制仿真,验证了脉冲偏置控制形式下异构多星编队构型保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6.
本文研究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挠性航天器大角度机动控制中的应用,针对中心刚体带挠性板的航天器,设计了包括黄金分割控制、逻辑微分控制和逻辑积分控制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案,并进行了挠性结构卫星单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具有机动速度快、超调小,在机动过程中能抑制挠性板振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17.
FY-2C星发射轨道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绿萍  南树军  李卿 《上海航天》2005,22(Z1):12-15
根据卫星发射窗口的一般性和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特定限制条件,计算了2004年10月19日符合要求的发射窗口.在比较上午和晚上发射窗口的基础上,确定C星选择上午发射窗口.给出了影响卫星定点捕获所需速度增量的入轨轨道参数和点火姿态等因素,并仿真计算了轨道半长轴、近地点高度、倾角和近地点幅角与速度增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卫星发射窗口的确定与星、地、日间的位置密切相关.入轨偏差越小,定点捕获所需肼燃料消耗也越少.  相似文献   
318.
空间交会N次推力机动状态方程及控制算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朱仁璋  尹艳  汤溢 《宇航学报》2005,26(2):206-211
N次推力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空间交会机动推力模式。本文从C-W方程出发,推导出准确的N次推力机动状态方程,以此为依据阐述并比较了近程导引段N次推力制导的两种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319.
带有输入非线性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机动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庆雷  马广富 《宇航学报》2006,27(4):630-634
针对挠性航天器反作用飞轮输入力矩受限情况下的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了一种仅利用输出信息的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在基于非线性和低阶模态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给出了滑模存在条件以及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的方法,并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另外,为了避免确定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界函数上限的困难,又给出了一种自适应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基于Lyapunov方法分析了滑动模态的存在性及稳定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两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三轴稳定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机动控制,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反作用飞轮的控制受限条件下,完成姿态机动的同时,使得挠性附件的振动幅值远远小于0.001,有效地抑制挠性附件的振动。  相似文献   
320.
飞行器围绕小行星的轨道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飞行器围绕小行星轨道运动的特点,介绍了所建立的表述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采用三种不同方法从几个侧面揭示了这一问题的本质特征。给出了所完成的研究这一问题的进展、结果和相互联系,其中包括轨道摄动、共振运动和周期轨道运动。这一问题的核心和难点是轨道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