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148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8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引入金属基超硬磨料砂轮在线电解修整(ELID)技术,对陶瓷喷涂层进行精密镜面磨削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2.
综合天线方向图测量和光学测量方法研究了天线远场测量和近场测量光学测试系统, 进而利用光学仪器测试了星载天线波束指向的两种测试方法. 望远镜结合天线远场测试系统能较准确地测试出天线波束指向. 同时, 提出了采用准直仪及波罗棱镜在天线平面近场测试系统测试波束指向的方法. 海洋二号卫星载荷校正辐射计观测天线波束指向的测试表明, 该方法是有效性和准确性的, 其可以推广至一般高增益天线测试.   相似文献   
383.
目前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已成为深空探测计划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已有研究, 多侧重于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在深空探测巡航段或是对小行星探测接近段中的应用, 而关于大行星探测接近段光学自主导航技术的研究比较少. 结合中国即将开展的火星探测计划, 研究了探测器在火星探测接近段中利用火星进行光学自主导航的整个过程, 提出了适用于接近段的动力学模型、光学观测模型及自主导航滤波算法. 通过对自主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 证明了仅利用火星光学信息进行自主导航的可行性. 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在接近段, 整个光学自主导航的持续时间约为40h. 在自主导航的最后5h内, 滤波结果稳定, 探测器的总体位置误差在40km以内, 速度误差在0.25m·s-1以内. 计算结果的精度满足实际任务需求, 对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4.
地球静止轨道成像式遥感卫星的光学成像相机在轨工作期间需要避免阳光的照射,针对现有滚动轴姿态机动算法存在规避开始时初始角速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滚动轴机动太阳规避算法。该算法在规避开始与结束时,设计一定的规避角度余量,将建立机动初始状态的过程由达到规避角度的瞬间延伸到角度余量区间中,延长建立初始状态的时间,减小初始角速度。系统数学仿真和测试验证证明该算法简单可靠,在开始规避时,初始角速度由0.2(°)/s减小到0.014(°)/s,整个规避过程平稳,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5.
高准确度的角度/直线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角度或位移测试计量。在惯导测试设备的伺服控制中,为提高角位置准确度和重复性、改善角速率准确度和稳定性,高准确度的编码器和具有高倍频细分功能的数据采集卡普遍用于角度定位和速率伺服控制。以一款多功能倍频细分计数卡(IK220)为例,研究实时操作系统下的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在精密伺服控制中使用良好、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86.
午夜太阳入侵对FY-4辐射计次镜组件的温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云四号"(FY-4)地球静止气象卫星辐射计建立三维热分析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EAS/TMG对辐射计进行在轨温度计算,分析午夜太阳入侵(midnight solar intrusion)对辐射计次镜组件的温度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太阳倾角为0°和±23.45°时,午夜太阳入侵对次镜的温度影响最为强烈,次镜温度在该时段能够达到最高温度。在太阳倾角为±8.8°,午夜太阳入侵现象对次镜座和次镜支撑的温度影响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387.
Since it is not possible to predict when a Gamma-Ray Burst (GRB) will occur or when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 flaring activity starts, follow-up/monitoring ground telescopes must be located as uniformly as possible all over the world in order to collect data simultaneously with Fermi and Swift detections. However, there is a distinct gap in follow-up coverage of telescopes in the eastern U.S. region based on the operations of Swift. Motivated by this fact, we have constructed a 14″ fully automated optical robotic telescope, Goddard Robotic Telescope (GRT), at the Goddard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The aims of our robotic telescope are (1) to follow-up Swift/Fermi GRBs and (2) to perform the coordinated optical observations of Fermi Large Area Telescope (LAT) AGN. Our telescope system consists of off-the-shelf hardware. With the focal reducer, we are able to match the field of view of Swift narrow instruments (20′ × 20′). We started scientific observations in mid-November 2008 and GRT has been fully remotely operated since August 2009. The 3σ upper limit in a 30 s exposure in the R filter is ∼15.4 mag; however, we can reach to ∼18 mag in a 600 s exposures. Due to the weather condition at the telescope site, our observing efficiency is 30–40% on average.  相似文献   
388.
将气动磁镜聚变概念拓展到空间推进器应用,分析了不同等离子体密度和氢推进剂质量流率下聚变推进器的比冲和推力变化范围,理论计算表明其比冲可达10 000 s以上,推力最高可达几十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气动磁镜聚变推进器对地火转移任务进行了数值仿真。假设推进器初始质量为100 t,仿真结果表明:当飞行时间在282.42~639.76 d变化时,剩余质量从88.59 t提升至98.24 t。相关分析表明基于气动磁镜的聚变空间推进器通过调节比冲和推力组合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未来火星载人和货运任务对飞行时间和有效载荷份额的不同需求,是未来高性能空间推进器发展的一种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389.
针对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易受干扰或自主性不足等问题,引入偏振光传感器和光流传感器,分别建立航向角和速度量测方程,以辅助惯性导航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偏振光/光流的自主导航方法。同时,为实现惯性传感器、偏振光传感器和光流传感器等多传感器的融合,设计了无迹Kalman滤波器。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六足步行机器人为对象开展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没有卫星信号源的情况下,仅依靠机器人自身感知,可实现较高精度的机器人位姿估计,实现了不依赖于卫星导航信号的自主导航,提升了导航系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90.
光纤旋转系统的安装误差、标度因数误差等误差参数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而惯性器件误差是导航过程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系统自对准的同时对关键误差参数进行标定能够提高系统的导航性能。为了在不显著增加光纤旋转系统准备时间的条件下,结合光纤旋转系统特点,提高旋转系统的导航精度,将对光纤旋转系统扰动基座下的自对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改进的旋转路径和自标定自对准流程,并对旋转路径进行了可观度分析,在该旋转路径下采用了Kalman滤波算法对陀螺的安装误差、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加表零偏进行估计并补偿。仿真与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后,系统速度误差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