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航空   1615篇
航天技术   204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3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阎建国  贾少波 《推进技术》1988,9(6):14-17,69
本文用单流体湍流模型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突扩燃烧室中冷态气相流动的速度场和湍流强度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32.
李军伟  刘宇  王长辉 《推进技术》2004,25(3):252-258
为了解塞锥侧板对直排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着同一个塞锥的不同形状和高度的侧板。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带有不同侧板的直排塞式喷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性能。比较了不同侧板形状和高度对直排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曲边侧板的塞式喷管的性能略高于带有直边侧板的塞式喷管,但不超过1%;没有侧板时塞式喷管性能要下降4%~6%;塞锥侧板的高度应不小于内喷管出口的高度,低于内喷管出口高度的侧板会降低塞式喷管性能;当侧板高于内喷管出口时,直排塞式喷管性能不随侧板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后定性分析了带有不同侧板塞锥的流场结构,找出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自1970年Davis提出粘性激波层方法以来,用数值方法求解高超音速轴对称钝体绕流问题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未见到关于平面问题的计算结果。对于平面问题,虽然方程在形式上比轴对称简单,但由于二维效应,激波层较厚,用文献[2]的方法向下游区推进有困难。另外,在驻点线上采用极限关系式虽能克服方程的奇性,但驻点解对流向步长Δξ有依赖。  相似文献   
34.
陈伟芳  常雨 《推进技术》2005,26(3):239-241
采用NND格式求解气相N-S方程,采用DSMC方法模拟固相颗粒运动,数值模拟了三维管道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场,分析了固体颗粒对流场结构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将DSMC方法与CFD方法相结合是解决气固两相流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
耳片是飞机结构的重要连接元件,是结构主要传力通道上的重要环节,是飞机结构强度计算和细节分析的重点部位。多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大量的试验表明,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耳片的静拉伸破坏载荷降低,所以,现在在设计中,都尽量采用受轴向载荷的耳片。本文对受轴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单、双耳片进行了强度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6.
基于DCOM技术构建分布式数控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DCOM技术的特点,对利用DCOM技术构建分布式数控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组件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37.
三维喷管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覃粒子  王长辉  刘宇  王一白 《推进技术》2005,26(6):499-503,521
为了简化设计过程并获得满意的设计性能,以圆转方和圆转矩形喷管为例,对已有的三维喷管型面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运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型面转换起始位置和喷管出口高宽比的确定,提出了一套三维型面的直接生成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准则。经过实际设计和加工的检验,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工艺可行性。在能够保证三维喷管的制造工艺条件以及冷却通道布置要求下,型面转换的起始位置可以尽量接近喉部;喷管出口截面的宽边不要超过窄边的1.5倍,应尽量接近于方形。  相似文献   
38.
严红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5,16(2):21-25
采用SIMPLE方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进行了纯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推导了建立在同位网格之上利用协变物理速度分量为计算变量的离散方程,采用协变物理速度分量推导压力修正方程,对密度采用一阶迎风格式插值,将SIMPLE方法扩大到计算可压流动。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程序编写简单。  相似文献   
39.
赵一鹗  余少志 《推进技术》1996,17(6):40-42,68
用按物理过程作时间分裂的无粘-粘性分数步法求解可压缩N-S方程,无粘步用高效欧拉算法解欧拉方程,粘性步用全隐格式解抛物方程;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消除由分步法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容性,文中给出了轴对称喷管内外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40.
气膜冷却流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型双丝热线探头对扇形气膜孔射流下游流场的测量结果表明,湍流因射流的注入而显著增强,并存在十分明显的各向非同性。传统的应力和速度梯度的涡粘关系仍然适用于气膜冷却流场,但应该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对湍流粘性系数进行修正。标准k-ε湍流模型可成功地模拟孔内流动和流向倾角α较小时的掺混气膜冷却流场,但在α较大时的孔中线附近区域内的流场模拟是不成功的,并导致冷却效率的模拟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