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766篇
航空   1365篇
航天技术   659篇
综合类   223篇
航天   10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通过对翼型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对设计变量在设计空间的分布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设计变量空间范围自适应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优化设计模型建立过程中的设计变量空间范围的选择问题.该方法建立了聚集度的概念,利用聚集度对优化设计过程中设计变量在设计空间内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布规律对设计变量的设计空间进行调整,将设计变量重构,实现了优化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变量空间自适应.该设计变量空间范围自适应优化设计方法,一方面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大搜索范围来搜索满足工程设计需要的最优解,一方面又能够通过对设计变量的重构提高搜索算法的搜索效率.利用该方法对NACA 0012和NLF(1) 0416翼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与固定设计变量空间范围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优化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找到最优解,并具有较高的优化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902.
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粘性的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作出改进以增强适应性,并向非均匀网格推广.选取了典型算例对方法进行验证.一维激波管算例表明,改进的方法在保持计算结果高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抑制非物理振荡.分析得知,当人工粘性方法用于二阶DG格式时,所得计算结果的数值耗散较大,而当格式精度大于二阶时,采用人工粘性方法所得的结果的分辨率较高.通过计算圆柱高超声速粘性绕流,将三阶DG格式与三阶MUSCL格式和五阶WENO格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人工粘性方法对于高超声速流动计算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03.
一种X-51A相似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公开文献资料,建立了一个气动外形类似于美国X 51A的飞行器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飞行器在迎角-10°~10°范围和马赫数6条件下内外流场结果及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升阻比等气动特性,并与国内参考模型及国外公开文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估了这种气动外形的可用性及迎角变化对其内外流场和基本气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4.
改进型Gappy POD翼型反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俊强  邱亚松  华俊 《航空学报》2013,34(4):762-771
 为了提高基本Gappy本征正交分解(POD)翼型反设计方法的精度,在原始方法快照采样过程中,调整参数化方法,并用已产生翼型中压力分布最接近目标压力分布的翼型替换基础扰动翼型,形成最优快照替换采样法。在迭代求解阶段,根据迭代产生的压力分布与迭代产生的翼型实际压力分布之间的误差,引入校正快照,并据此调整目标压力分布,形成校正迭代法。实际算例表明,最优快照替换采样法所采集快照张成的空间较原始采样法更接近设计目标。而校正迭代法较原始迭代法能明显提高反设计精度。但最佳模态数量的选择对于Gappy POD翼型反设计方法仍然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05.
热层大气密度直接影响低轨道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热层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选取400km为载人航天轨道的代表高度,利用CHAMP卫星数据修正热层大气密度模型,进而反演得到2002年的热层大气密度,统计其中长期变化特征,并分析大气密度与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关系,得出热层大气密度与两种指数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的结论,且地磁活动与大气密度的相关性更好。同时将大气密度的反演值与神舟三号飞船的实测密度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平均残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和0.24,并且地磁平静期的误差明显小于磁暴期。结果表明,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载人航天轨道大气密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6.
高超声速锥柱裙模型边界层转捩的弹道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现象、给边界层计算提供可靠的对比数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趟高速弹道靶上开展了锥柱裙模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自由飞实验。所采用的锥柱裙模型全长105mm,飞行速度1.94km/s(Ma=5.65),单位雷诺数4.32×10^7~1.20×10^8m-1。使用激光阴影成像技术,获得了锥柱裙模型边界层转捩和湍流边界层发展的图像,测得的湍流边界层厚度在0.6~2.2mm之间,湍流涡的流向尺寸与边界层厚度的比值介于0.3~0.8之间且沿流向呈下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弹道靶实验能够获得给定飞行环境下的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图像,从图像中可以清晰判断转捩位置或区域、测量边界层厚度和分析湍流涡的尺寸。  相似文献   
907.
杨文骏  张科  张云璐 《飞行力学》2012,30(4):349-353
针对临近空间大气稀薄、防空导弹获得气动力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建立了采取轨控方式的直接力控制系统模型。以弹目相对距离作为直接力控制系统开启的判断条件,输出脉冲直接力,将气动力和直接力的控制作用叠加,构成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弥补了导弹末制导末段气动过载较小的不足,提高了导弹的制导精度。通过具体的仿真实例及定性分析,验证了该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8.
多喷口喷流对侧向喷流流场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向喷流控制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了解、掌握喷流与来流的干扰,寻找提高喷流控制效率的方法,不同截面多喷流同时工作便是其中一种。多喷流同时作用时,下游喷流会受到上游喷流的影响,与直接来流干扰现象不同,控制效率不同。针对这种情况,φ1m高超声速风洞从测压租测力两方面进行了多喷口喷流对侧向喷流控制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锥柱模型,喷管均位于同一母线上,喷管数目为单喷和三喷。结果表明:上游喷流的低压区会影响下游喷流,当喷流数目增加时,喷流与来流的干扰与多个单喷的叠加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09.
For five years, theEdison program has had the goal of developing new designs for 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ies which will break the cost curve by permitting more capable missions at lower cost. Most notably, this has produced a series of models for purely radiative and radiative/mechanical (hybrid) cooling which do not use cryogens and optical designs which are not constrained by the coolant tanks. Purely radiatively-cooled models achiev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s as low as about 20 K at a distance of 1 AU from the sun. More advancedEdison designs include mechanical cooling systems attached to the telescope assembly which lower the optical system temperature to 5 K or less. Via these designs, near-cryogenic temperatures appear achievable without the limitations of cryogenic cooling. OneEdison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as the next generation 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 and is presently under consideration as a candidate ESA Cornerstone mission. The basic design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for elements of future infrared space interferometers.  相似文献   
910.
Space worthy refrigeration capable of providing a 100 mK and below heat load sink for bolometric detectors will be required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ub-millimetre space missions. Adiabatic demagnetisation refrigeration (ADR), being a gravity independent laboratory method for obtaining such temperatures, is a favourable technique for utilisation in space.We show that by considering a 3 salt pill refrigerator rather than the classic single salt pill design the space prohibitive laboratory ADR properties of high magnetic field (6 Tesla) and a<2 K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a bath of liquid4He) can be alleviated, while maintaining a sufficient low temperature hold time and short recycle time. The additional salt pills, composed of Gadolinium Gallium Garnet (GGG) provide intermediate cooling stages, enabling operation from a 4 K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a single 4 K mechanical cooler, thereby providing consumable free operation. Such ADRs could operate with fields as low as 1 Tesla allowing the use of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ly 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and so effectively remove the risk of quenching.We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increasing the hold time from 3 hours, for the model presented, to between 40 and 80 hours, plus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alt pills to two, through the use of a more efficient Garnet.We believe the technical advances necessitated by the envisaged ADRs are minimal and conclude that such ADRs offer a long orbital life time, consumable free, high efficiency means of milli-Kelvin cooling, requiring relatively little laborator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