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351篇
航空   1769篇
航天技术   612篇
综合类   237篇
航天   5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Influence of lunar topography on simulated surface temperat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Mo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parameters for the lunar exploration, especially to evaluate the Moon thermophysical featur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Moon topography, which, however, is rarely studied in the state-of-art surface temperature models.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Moon topography into account to improv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model, Racca model. The main parameters, such as slopes along the longitude and latitude directions, are estimated with the topography data from Chang’E-1 satellite and the Horn algorithm. Then the effective solar illumination model is then constructed with the slopes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to the subsolar point. Finall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ver the Moon surface is obtained with the effective illumination model and the improved Racca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fluctuation of the Moon surface. The change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s up to 150 K in some places compared to the resul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opography. In addition, the variation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s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subsolar point and the elevation, along both latitude and longitude directions. Furthermore, the simulated surface temperature coincides well with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in 37 GHz observed by the microwave sounder onboard Chang’E-2 satellite. The corresponded emissivity map not only elimin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opography, but also hints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the lunar regolith just below the surfac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ermanently shadowed regions (PSRs) in the lunar pole area is also evaluated with the simulated surface temperature result.  相似文献   
162.
基于2005年6月湖南地区进行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听力理解部分试卷和答卷情况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讨论反映在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何改进听力理解教学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3.
火箭发动机气体-颗粒两相流双流体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了两相流双流体模型中颗粒相压强、两相界面压强以及两相界面速度等若干关键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双流体模型的控制方程,并讨论了颗粒相控制方程的双曲性.把LU隐式时间格式和Van-Leer矢通量分裂格式应用到两相流双流体模型中,并对一维等截面传热摩擦管道和轴对称JPL喷管中气固两相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良好,所建数学模型正确,所用数值计算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64.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抛锚式教学,强调以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高校ESP课堂教学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此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并对将抛锚式教学方法融入到客舱乘务英语课的教学进行例析,以期改变传统ESP课堂教学的弊端,实现ESP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5.
在以往航天器研制中,一般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对航天器质心偏移进行补偿.这种质心补偿方式占用了运载火箭承载能力资源,降低了航天器的有效承载能力.针对常规质心补偿方式的弱点,利用电推进航天器上氙气高密度填充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氙气瓶温度控制对航天器质心偏移进行补偿的方法,减少了航天器配重的使用需求.氙气瓶温差对航天器质心偏...  相似文献   
166.
飞行器复杂外结构的环境热流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创  夏新林  戴贵龙 《宇航学报》2011,32(3):683-687
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适合飞行器复杂外结构环境热流的计算方法。采用由环境映射面组成的封闭结构对空间飞行器进行包覆,根据飞行器的轨道特征及瞬时位置,确定映射面上环境热流的大小及方向。在映射封闭结构与飞行器表面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中,通过蒙特卡罗法结合设备表面的镜、漫反射特性,计算环境映射面到各设备表面的辐射传递因子,进而获得在轨飞行器不同位置的瞬时环境热流。计算中考虑了结构表面间的遮挡及多次反射问题,解决了空间飞行器因设备众多、尺寸差异大、表面辐射特性不同等给热流计算带来的困难,并为后期的热分析计算提供精确数据。
  相似文献   
167.
樊超  李英才  靳婷傅  洪亮 《宇航学报》2011,32(12):2635-2641
为了研究使用联合变换相关器测量空间相机像移时噪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别对相关器加入背景噪声和图像噪声,通过仿真得到5种不同处理方法在不同噪声水平下的测量误差,并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验证了使用联合变换相关法测量空间相机像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相关器处理方法,使用功率谱相减并以0值为阈值二值化的方法得到的像移测量精度较高,即使对于SNR=1的输入图像,在含有背景噪声时,像移测量误差不大于0.12个像元,完全满足空间相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8.
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信噪比参数Eb/N0,本文从功率测量、功率谱密度测量及矢量分析三个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该参数的测量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具体测量实验比较了三种测量方法的各优缺点,对于该参数的实际工程测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9.
HOTDISK在工程材料导热系数测试中有着广泛应用。通过用HOTDISK对气凝胶粉体、保温毯和保温绝热板的测试,对比了不同时间段测试结果的波动情况,根据数据波动规律给出了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0.
针对国内外高温励磁绕组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迷宫形励磁绕组结构,首先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制造出单层迷宫形线圈,并在线圈匝间和层间充分均匀地填充耐高温绝缘材料;然后通过真空钎焊工艺实现多层迷宫形线圈的牢固焊接,最后将焊接成型的多层线圈封装成迷宫形绕组,并应用于单自由度高温磁悬浮轴承试验台中,实现了550℃被悬浮物体近20h的稳定悬浮.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焊缝的高温电阻值小,抗剪切强度满足要求,焊缝的金相组织致密均匀;绕组匝间和层间绝缘性能良好;迷宫形励磁绕组在原理和工艺上是可行的.对高温悬浮试验后的迷宫形绕组内部形貌进行观察后发现封装线圈的高温绝缘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