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155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一种弹目视线角信号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UKF解耦,针对捷联激光制导炸弹需要攻击移动目标却不能测量弹目相对距离和速度的情况,建立了弹目相对运动模型,解耦过程不需要相对距离信息,能够更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经仿真验证,此方法可以较好地估计出弹目视线角以及角速率信息,能够满足捷联激光制导炸弹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2.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在全包线的解耦控制, 在飞行包线内选择了若干点, 使用遗传算法对单神经元自适应解耦控制器的比例系数进行了离线优化。以优化得到的若干组参数为训练样本, 离线训练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训练后的网络可映射高度、马赫数与比例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飞行包线内任意点的解耦控制器比例系数即可由该网络得到。仿真表明:在设计点和非设计点, 系统均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解耦特性。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周志强 《航空学报》1996,17(3):354-359
给出了非线性解耦系统平衡点的计算公式。用微分几何控制理论研究了飞机非线性运动的 3种解耦运动模式,并用这 3种模式实现了 3种形式的敏捷性机动和直接升力控制的 3种基本模式,即 An,α1和α2 模式。计算结果表明,给出的 3种解耦模式能精确地实现这些运动模式。为飞机敏捷性和直接力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程涛  王占林 《航空学报》1996,17(5):61-65
讨论了磁通综合式余度舵机系统电流均衡的设计问题。基于实现解耦的电流均衡设计,消除了通道间的“电流纷争”。其结论适用于其它磁通综合式余度电液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05.
唐永哲 《航空学报》1998,19(2):240-242
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对武装直升机进行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所给的状态方程为29阶,用内部平衡系统的性质来获得一个降阶模型,用特征结构配置的方法来设计一个控制器,模态解耦是通过特征向量的选型获得的。设计的结果表明,系统得到了良好的解耦效果及闭环特性,从而提高现代攻击直升机的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有限离散扰动系统的鲁棒干扰解耦问题(RDDPD)。建立了I_k(A_i,B_i)—不变子空间和I_k~F(A_i,B_i)—不变子空间两个新的几何概念,并给出了这两种子空间集合的最大元(Supremal element)的几何描述。它们是Wonham(A,B)—不变子空间概念的一般化。主要结果表明:这两个新概念在RDDPD的求解中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最后还讨论了连续扰动系统的鲁棒干扰解耦问题(RDDPC),揭示了RDDPD与RDDPC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直接力控制飞机飞行品质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娟 《飞行力学》1993,11(2):10-18
主要是综述国外资料。首先,介绍DFC(Direct Force Control)飞机飞行品质要求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四类解耦;指令变量响应和瞄准误差响应;状态反馈和前置补偿;频带假设等。其次,介绍经过飞行试验及其结果分析后推荐试用的DFC飞机飞行品质规范,包括“军用标准”要求和“手册”讨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几种特性物质在钢铁电极表面吸脱附电位和微分电容曲线及含有这些特性物质的镀铅电解液阴极化曲线的测试,发现电沉积时铜的初始析出电位值,在特性物质吸脱附电位区间和金属基本表现酸蚀活化后的活性保护,是取得具有牢固结合力镀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决涡轮转子叶片在温度、离心力和气动/噪声联合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问题,开展了高低周复合载荷谱分解方法和基于高低周载荷的全时域蠕变损伤累积模型研究,提出了同时考虑蠕变损伤、低周疲劳损伤和高周疲劳损伤的耦合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同时,通过正交载荷解耦和耦合载荷协调加载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开发了高温环境下的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平台。最终,基于设计的涡轮叶片模拟件,完成了耦合疲劳寿命预测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试件的耦合疲劳寿命试验结果分散系数为1.01,耦合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小于24%,从而验证了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正确性,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疲劳强度设计和验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矩阵乘法和高斯-约当消元法并行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辉 《上海航天》2002,19(6):21-23,58
研究了矩阵乘法和高斯-约当消元法固有的并行性。基于多处理机平台TMS320C80(C80),提出并行矩阵乘法和并行高斯-约当消元法,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该方法适合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处理单元的硬件平台上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