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370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摘要: 为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和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对X射线望远镜的载荷需求,Wolter I光学系统的研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铸镍方案是当前国内外X射线光学系统镜筒制造的主要技术方案.文章对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制造工艺、国内外研制现状、未来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和整理,梳理了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研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出了后续研究发展建议,以促进中国在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show that Mars' atmosphere has large seasonal variations. Total atmospheric density can have an order of magnitude latitudinal variation at exobase height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 show that these latitude variations in exobase parameters induce asymmetries in the hydrogen exosphere that propagate to large distances from the planet. We show that these asymmetries in the exosphere produce asymmetries in the fluxes of energetic neutral atoms (ENAs) and soft X-rays produced by charge exchange between the solar wind and exospheric hydrogen. This could be an explanation for asymmetries that have been observed in ENA and X-ray fluxes at Mars.  相似文献   
3.
The potential benefits to humankind of space exploration are tremendous. Space is not only the final frontier but is also the next marketplace. The orbital space above Earth offers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for both strategic assets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The critical obstacle retarding the use of the space around the Earth is the lack of low cost access to orbit. Further out, the next giant leap for mankind will be the human exploration of Mars. Almost certainly within the next 30 years, a human crew will brave the isolation, the radiation, and the lack of gravity to walk on and explore the Red planet. Both of these missions will change the outlook and perspective of every human being on the planet. However, these missions are expensive and extremely difficult. Chemical propulsion has demonstrated an inability to achieve orbit cheaply and is a very high-risk option to accomplish the Mars mission.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is to develop a high performance propulsion system. Nuclear propuls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such a system. The question will be whether humanity is willing to take on the challenge.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火星探测用降落伞研制过程以及在研制过程中的一些主要试验,并同时指出了试验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模拟月壤研制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模拟月壤是月球样品的地球化学复制品,作者总结世界上已有的5种模拟月壤JSC-1,MLS.1,MLS-2,MKS-1和FJS-1的研制过程、方法与基本理化性质,认为系列化模拟月壤研制对中国首次月球探测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系列化模拟月壤研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卷簧式浅层月壤取样器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浅层月壤取样,文章设计了新颖的卷簧式可伸缩小型月壤取样器,它包括柔性取样臂和振动式取样头。对取样器进行了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取样臂为不同长度时取样头的振动模态及频率响应,得出取样臂一阶横振频率与取样臂长度呈负幂函数关系;对取样器测控系统进行了振动试验,通过扫频方式测量取样臂为不同长度时的自振频率,给出了取样臂长...  相似文献   
7.
月球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测控系统作为工程五大系统之一,通过探月工程建成了全球布站的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并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对探测器的测控,在任务分析与设计、测定轨和链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本文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现状;根据任务需求,从测控覆盖、链路性能、测定轨精度和日凌影响等方面对测控任务实施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多目标测控、轨道测量和日凌期间的测控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对任务期间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测控实施情况,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月球和深空探测测控通信任务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小天体旋转参数是科学数据,也是小天体测绘,着陆导航的基础数据.研究一种在小天体探测接近段过程中使用的基于图像上特征点跟踪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小天体旋转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小天体旋转关系模型,表示小天体在相机坐标系中的姿态变化;然后定义小天体旋转的状态方程,推到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计算过程.通过对观测图像序列上的特征点跟踪,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方法得到小天体旋转轴指向和自转角速度估计.实验中,在仿真相机与小天体相机100 km距离上,分析了相机坐标系小天体坐标系之间的四元数初值,图像上特征点跟踪精度,相机的观测指向等因素对小天体旋转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图像特征点跟踪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小天体旋转参数估计方法能够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火星着陆巡视器工作过程,其着陆发动机需要在相对火星大气高速迎风运动中可靠点火。由于巡视器着陆时发动机喷管出口气流与火星稀薄气流方向相反,目前无法通过理论计算准确获得着陆过程的动态流场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量值。为验证火星着陆环境下发动机点火的适应性,需要建立发动机的火星大气来流试验环境模拟条件。为模拟发动机在火星大气条件下的相对运动,在真空舱内发动机保持固定,前端设置环形来流形成装置,该装置在发动机喷管周围形成一定速度的逆向来流包络。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试验验证方法,在火星着陆器巡视器主发动机性能考核试验中,针对来流的形成装置开展了设计研究工作。来流模拟试验测试数据表明:在确保贮箱供应压力稳定的条件下,来流模拟系统能够形成100~200 m/s速度的稳定来流,发动机在来流下能稳定启动工作,真空舱压力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深空探测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星球巡视器是在星球表面移动作业的无人探测系统,能够对星球表面进行大面积、近距离和接触式的考察,是地外星球着陆探测作业的主要手段.星球巡视器导航技术是研究星球巡视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导航自主性能直接影响星球探测计划能否顺利进行.本文首先概述了星球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