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472篇
航空   674篇
航天技术   539篇
综合类   112篇
航天   10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The 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 (ISO), a fully approved and funded project of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is an astronomical satellite, which will operate at wavelengths from 2.5–240 m. ISO will provide astronomers with a unique facility of unprecedented sensitivity for a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ranging from objects in the solar system right out to distant extragalactic sources. The satellite essentially consists of a large cryostat containing at launch over 2000 litres of superfluid helium to maintain the Ritchey-Chrétien telescope,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the optical baffles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2 K and 8 K. The telescope has a 60-cm diameter primary mirror and is diffraction-limited at a wavelength of 5 m. A pointing accuracy of a few arc seconds is provided by a three-axis-stabilis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reaction wheels, gyros and optical sensors. ISO's instrument complement consists of four instruments, namely: an imaging photo-polarimeter (2.5–240 m), a camera (2.5–17 m), a short wavelength spectrometer (3–45 m) and a long wavelength spectrometer (43–196 m). These instruments are being built by international consortia of scientific institutes and have been delivered to ESA for in-orbit operations. ISO will be launched in September 1995 by an Ariane 4 into an elliptical orbit (apogee 70000 km and perigee 1000 km) and will be operational for at least 18 months. In keeping with ISO's role as an observatory, the majority of its observing time is being made available to the general astronomical community via a Call for Observing Proposals.  相似文献   
972.
Alfano-Negron(1993)提出的空间目标接近分析算法将最小相对距离及其对应时刻和进出误差椭球时刻的求解问题均转化为插值多项式求根问题.A-N算法在判断三次多项式根的存在性、筛选合理实根时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多余计算.由A-N算法提出的准则不能直接计算插值时间步长并可能导致丢根,对此根据多项式插值误差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插值时间步长选取方法.相比原始A-N算法,完善后的A-N算法计算结果更加可靠.与精确的逐秒比较结果相比,改善后的A-N算法计算速度远高于逐秒比较,具有较高精度,更适合于有实时计算要求的任务.  相似文献   
973.
为了突破传统测量光路限制,实现对航空发动机三头部全尺寸回流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自主搭建了一套内窥式PIV测量系统,在自模区工况下对其内部冷态流场进行了测量调试。结果表明,在壁面之上预设内窥小孔即可实现测量光路布置,采用大焦距光学适配接口能够很好的解决相机内窥镜成像圈较小的技术难题。通过缩短相机内窥镜工作距离和采取多种消光措施大幅提高了测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终实现了模型燃烧室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获得了内部流场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974.
固体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瞬时真空推力的修正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国如 《固体火箭技术》2003,26(1):15-18,26
分析了当环境压强分布不均时,用固体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实测瞬时推力修正计算瞬时真空推力问题;同时,根据一种发动机(SRMI)的试验现象,分析了引起发动机推力偏斜的因素,就这些因素对推力的影响给出了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75.
文章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纳米粒子对环氧 6 48树脂空间环境性能的影响 ,主要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包括真空挥发、电子辐照、常压冷热循环和热真空试验等。纳米TiO2 、SiO2 的加入能大幅度降低环氧 6 48树脂的空间出气性能。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 35 %和 2 0 % ,电子辐照后性能变化不大 ,常压、真空热循环后性能有所降低 ,添加纳米材料的有些性能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76.
铆钉间距对二维SRAM蒙皮隐身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二维电磁散射问题的有限元算法理论,编写了相应计算程序;然后对一布置有两铆钉的二维SRAM蒙皮模型在铆钉间距为20、40和60mm情况下计算分析了铆钉间距对其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铆钉间距越大,蒙皮结构的隐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977.
参数不确定空间机械臂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性联合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力  刘延柱 《宇航学报》1999,20(3):96-100
本文讨论载体位置与姿态均不受控制的自由浮动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控制问题,基于增广变量法,提出当机械臂与载荷参数不确定时自由浮动空间机械臂追踪惯性空间期望轨迹的自适应棒性联合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运算,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8.
遗传算法在载人飞船返回轨道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平  胡小平 《宇航学报》2001,22(3):99-104
载人飞船返回再入轨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出标准返回轨道和再入制导规律。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适合于工程设计的要求。文章探讨采用遗传算法实现飞船返回轨道的一体化设计,并给出飞船返回轨道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979.
载人飞船的一种混合再入制导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载人飞船的一种混合再入制导方法,即在制动段结束后的过渡段,利用落点预报及其制导规律在轨生成一条基准再入弹道,在再入段利用基准弹道制导规律实现再入升力控制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融合了落点预报制导方法和基准弹道制导方法的长处。相对基准弹道制导方法,该方法可对付较大的初始误差,达到较高的精度;相对落点预报制导方法,在再入段减少了计算量。数学仿真结果验证本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0.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issues surrounding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involvement in the US space station initiative. The motives and objectives of US cooperation with its allies are analy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the USA and its potential partners. Guidelines for the forthcoming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se parties are elaborated through a review of past experience in international space cooperation.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on will require significant trade-offs and will have to accommodate a number of not always consistent inter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