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582篇
航天技术   307篇
综合类   98篇
航天   1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A new neural network (NN) based global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F2 peak electron density (NmF2)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extended temporal and spatial geophysical relevant inputs. Measured ground based ionosonde data, from 84 global stations, spanning the period 1995 to 2005 and, for a few stations from 1976 to 1986, obtained from various resources of the World Data Centre (WDC) archives (Space Physics Interactive Data Resource SPIDR, the Digital Ionogram Database, DIDBase, and IPS Radio and Space Services) have been used for training a NN. The training data set includes all periods of quiet and disturbed magnetic activity.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for all conditions (e.g., magnetic storms, levels of solar activity, season, different regions of latitudes, etc.) between foF2 value predictions using the NN based model and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model (including both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dio Science (URSI) and 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 (CCIR) coefficients) with observed valu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oot-mean-square (RMS) error differences for a few selected statio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foF2 NN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work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 that this new model can be used as a replacement option for the URSI and CCIR maps within the IRI model for the purpose of F2 peak electron density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742.
为了保证游戏通信协议具有较好的状态同步和防欺骗能力,提出一种适合P2P MMOG的安全同步算法.该算法在防欺骗协议NEO中加入事件排序和基于事件关联的回滚机制,在保证更新信息安全交换的基础上,对游戏事件进行排序,并对迟到事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较好的回滚次数和响应时间,可以有效维护游戏状态的一致性.在防欺骗和游戏状态同步的基础上维护了游戏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743.
介绍了现代统一系统中载波频率快速捕获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统一系统载波快速捕获的一种算法。最后,通过对几种不同方法的计算时间与识别精度的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44.
田泰方  张群  陈怡君  孟迪  何其芳 《航空学报》2018,39(12):322313-322313
动态孔径分割技术为相控阵雷达针对不同任务灵活分配孔径资源提供了可能,而传统的资源调度方法仅基于单一孔径条件研究了时间资源的优化分配问题。针对雷达搜索、跟踪与成像任务的自适应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孔径二维资源管理的雷达资源调度算法。该算法建立了雷达孔径分割条件下的二维资源调度模型,确立了能量资源约束条件;利用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使雷达在完成目标搜索和跟踪任务的同时实现对目标的成像;定义了调度算法性能的评价指标。在仿真实验中将该算法与另外2种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高度成功率、二维资源利用率与任务并行度这3种性能指标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45.
为提高非设计状态下发动机总体性能预估精度,发展了0D/2D耦合总体性能预估方法。针对某型3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建立了基于T-MATS平台的涡桨发动机总体性能0D仿真模型。对涡桨发动机可用功分配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对原方案和2种优化方案的自由涡轮、尾喷管2个部件进行了2D流道和叶型设计,通过S_1流面与通流CFD计算验证了所设计部件的气动性能满足发动机总体性能指标要求。为提高非设计状态下发动机总体性能预估精度,采用0D/2D耦合总体性能预估方法分析了3种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1使发动机当量耗油率在设计、巡航、地面状态分别降低2.1%、1.2%、2.0%。  相似文献   
746.
为改善金属Zn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热压法制备Cr2AlC陶瓷颗粒增强Zn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Cr2AlC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维氏硬度、相对密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Cr2AlC质量分数的适量增加而明显升高。当Cr2AlC的质量分数达到20%时,复合材料的硬度是纯Zn的1.52倍。摩擦磨损实验表明,Cr2AlC颗粒的引入,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系数由纯Zn的0.75降到Zn-20%Cr2AlC的0.65,Zn-30%Cr2AlC的磨损率相比纯Zn下降了80.54%。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得出其磨损类型为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  相似文献   
747.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移动机器人动态环境地图构建技术是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设计及标定技术对于地图构建的精度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应用于小型移动机器人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低成本、小型化的需求,设计了一套由高精度旋转云台和小型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参数标定方法以提高三维扫描测量的准确度。该方法使用镂空圆孔标定板作为标定对象以完成对三维扫描特征自动准确获取,并根据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实现了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环境建模的三维扫描数据技术。   相似文献   
748.
本文采用两层涡粘性模型和速度剖面的指数律,导出了可压缩动量矩方程的剪切积分解析表示式,从而大大简化了边界层计算。和其它理论结果相比,本结果更接近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49.
通过实验,研究了富铈稀土对氧化锆泡沫陶瓷机械性能及晶相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索了以MgO稳定氧化锆为基体材料,通过加入适量的富铈稀土来提高氧化锆泡沫陶瓷过滤器韧性和抗压强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50.
Japanese future space programs for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are presented. The Astro-E2 mission which is the recovery mission of the lost Astro-E has been approved and now scheduled to be put in orbit in early 2005. The design of the whole spacecraft remains the same as that of Astro-E, except for some improvements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 spite of the five years of delay, Astro-E2 is still powerful and timely X-ray mission, because of the high energy resolution spectroscopy (FWHM 6 eV in 0.3–10 keV) and high-sensitivity wide-band spectroscopy (0.3–600 keV). The NeXT (New X-ray Telescope) mission, which we propose to have around 2010, succeeds and extends the science which Astro-E2 will open. It will carry five or six sets of X-ray telescopes which utilize super-mirror technology to enable hard X-ray imaging up to 60–80 keV. In mid-2010s, we would participate in the European XEUS mission, which explores the early (z>5) “hot” univer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