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06篇
航空   1168篇
航天技术   274篇
综合类   181篇
航天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有效的畸变传递模型,就进气温度畸变对某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温度畸变在发动机系统中的传递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发动机进口空间温度畸变,发动机稳定裕度损失更多地取决于畸变强度而非周向范围:向对于与时间相关的温度畸变,发动机进口温升率比周向范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利用Van Moorhen提出的平均处理法,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维流管通道随时间变化和燃烧边界运动对燃烧室线性声稳定性的作用。得出结论是,空腔的瞬态扩大和边界运动平衡掉了一部分声能。  相似文献   
33.
本文概述了边界层转捩对空天飞机性能的影响。在介绍确定边界层转捩起始点的线性稳定性理论和简单关联公式之后,又从噪声影响、头部钝头影响和钝锥飞行试验结果等几方面,讨论了线性稳定性理论的应用。接着介绍了采用转捩函数来确定转捩区的方法。从飞行试验、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等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途径。重点介绍了NASALangley研究中心的超声速、高超声速静风洞技术的发展。最后,对今后空天飞机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分析研究了速度型切削颤振系统的非稳定状态与颤振状态,内容包括起振阈与消振阈的分离、有限振幅不稳定性、系统参数对稳态颤振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振阈与消振阈的分离现象是由切削宽度的连续变化引起的;有限振幅不稳定性与动态切削力中的三次项阻尼系数有关;动态切削力系数与机床结构系统参数对稳态颤振状态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5.
本文提出以系统最大能量比率作为衡量轴系稳定性裕度的判据,和传统的对数衰减率与系统阻尼判据相比,该判据综合了系统所有模态的信息,考虑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共同影响。最大能量比率较小的轴系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裕度;最大能量比率较大的轴系具有较小的稳定性裕度。探讨了特征向量在评估稳定性裕度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传统的对数衰减率与系统阻尼判据在评估轴承稳定性裕度时的局限性。作为应用实例,用最大能量比率判据考察了一模型转了轴承系统的稳定性裕度,并与用对数衰减率及系统阻尼判据所得结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本文提出的判据所得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此外,应用模型转子的计算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对数衰减率与系统阻尼判据的共同不足是采集的信息太少。  相似文献   
36.
应用扩展连续算法研究推力矢量飞机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扩展的分支和连续算法对推力矢量控制飞机的飞行运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标准的分支和连续算法不同,扩展后的分支和连续算法可用于计算飞机特定配平状态的连续曲线,所以不仅能获得飞行性能指标,同时可确定飞机的稳定性。本中扩展分支和连续算法被用于检验推力矢量控制律的有效性,确定了飞行包线边界,分析了配平飞行的稳定性的操纵性以及预测飞行偏离。结果表明,扩展连续方法可获得大量的飞行动力学信息,在推力矢量控制飞机的初步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冗余度机器人力控制的运动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非冗余度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引入到冗余度机器人,用线性化的动力学模型对其运动学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运动学稳定的冗余度机器人混合控制策略。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本文建立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人工释能法迭代格式,并给出该迭代格式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和最佳释能时机,同时给出实现人工释能法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数值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部分正交升阶谱板、梁组合元素分析正交加劲整体壁板的稳定性。给出受压屈曲时结构主要工程参数对局部屈曲、整体屈曲和混合屈曲的影响以及三种屈曲模态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0.
Eight new-generation BeiDou satellites (BeiDou-3) have been launched into Medium Earth Orbit (MEO), allowing for global coverage since March 2018, and they are equipped with new hydrogen atomic clocks and updated rubidium clocks. Firstly, we analyzed the signals for the carrier-to-noise-density ratio (C/N0) and pseudorange multipath (MP) by using international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 (iGMAS) station data, and found that B1C has a lower C/N0, and B2a has the same level of C/N0 as the B1I and B3I signals. For pseudorange multipath, compared with the BeiDou-2 satellites, the obvious systematic variation of MP scatters related to the elevation angle is greatly improved for the BeiDou-3 and BeiDou-3e satellites signals. For the signals of the BeiDou-3 satellites, the order of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values of multipath and noise is B3I?<?B1I?<?B2a?<?B1C. The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clock offset determination for the BeiDou-2, BeiDou-3, and BeiDou-3 experimental (BeiDou-3e) satellites was done by using 10 stations from iGMAS. The 3D precision of the 24?h orbit overlap is 24.55, 25.61, and 23.35?cm for the BeiDou-3, BeiDou-3e, and BeiDou-2 satellites, respectively. BeiDou-3 satellite has a comparable precision to that of the BeiDou-2 satellite. For the precision of clock offset estimatio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STD) of the BeiDou-3 MEO satellite is 0.350?ns,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of 0.042?ns over that of the BeiDou-2 MEO satellite. The stabilities of the BeiDou-3 and BeiDou-3e onboard clock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BeiDou-2 by factors of 2.84 and 1.61 at an averaging time of 1000 and 10,000?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