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0篇 |
航天技术 | 248篇 |
综合类 | 7篇 |
航天 | 1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81.
在对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需求及探测器系统任务剖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一种轻量化、大负载、高精度、宽采样范围月球采样机械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4自由度机械臂及两种不同采样形式的末端采样器组成,可对不同指定区域浅层月壤进行铲、挖、浅钻等多形式采集。在综合考虑机械臂系统器上布局的基础上,基于运动学模型对采样机械臂的可达采样区域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采样机械臂月面采样策略。基于等尺寸着陆器模拟平台,开展了针对3种不同密实度模拟月壤的采样试验,采样试验结果表明在可达采样空间内,采样机械臂对不同密实度月壤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最大采样深度可达30 mm,最大单次采样量可达270 g,单次采样时间小于2 min。 相似文献
382.
383.
384.
针对现有被动式铝蜂窝月球着陆器缓冲力波动大、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缓冲器的仿猫月球着陆缓冲机构。首先,开展了不同高度平台的家猫跳落实验,对其跳落着陆姿态与前/后腿触地冲量进行了分析,探究其缓冲吸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猫后腿的缓冲吸能占比更高。其次,结合猫跳落实验与中国嫦娥系列月球着陆器参数,设计了一种新构型仿猫着陆缓冲机构,并将其与嫦娥着陆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仿猫月球着陆缓冲机构,其机体最大加速度降低了18.3%,具有更为出色的着陆性能。其前腿缓冲吸能贡献约为40%,后腿的缓冲贡献度约为60%,与家猫高台跳落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猫月球着陆缓冲机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85.
月球表面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月球元素定量研究在探测手段和定量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在探测手段方面,介绍了美国最近发射的克莱门汀和月球勘探者探测器使用的多谱段成像仪、中子探测仪以及γ谱仪的主要性能.在定量方法方面,讨论Fe、Ti以及稀土元素等在定量方法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386.
月球是地球最重要的天然卫星,当前国际上正在迎来新一轮月球探索高潮,数十个机构和商业团队正在规划月球探索任务,并设想在未来实现航天员长期驻月,围绕月球的“太空竞赛”刚刚开始。月球GNSS(基于现有的地球GNSS以及新的环月卫星通信导航基础设施的月球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技术)是空间基准科研的基础,能够提供航天器着陆定位以及月面(及其覆盖空间)定位、导航与授时等服务,同时可以将月球作为试验场,将导航工具包扩展到更远的目的地(如火星)。对欧美近期发布的月球GNSS规划进行了整理归纳,其中包括美国月球GNSS接收机实验(LuGRE)计划和欧洲月光(MoonLight)计划,以及美国中远期月球通信中继和导航系统(LCRNS)计划,这些计划可以为我国开展月球GNSS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7.
388.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的地面零重力模拟需求,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零重力运动模拟技术。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受力感知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人末端姿态、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作为输入层参数,采用机器人末端六维力传感器数据作为输出层参数,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高精度动态受力感知。设计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点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实现了受力感知预测模型对机器人全工作空间的覆盖。进一步,基于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受力感知数据,应用动力学理论计算负载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速度,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运动,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零重力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389.
M.V. Klimenko V.V. Klimenko I.E. Zakharenkova S.A. Pulinets B. Zhao M.N. Tsidilin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1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explanation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seismo-ionospheric effects formation are under discussion now. There are proposed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such effects, for example, large- and small-scale internal gravity waves (IGWs),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emissions. However, the appearance of local large-scale seismo-ionospheric anomalies in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is possible to explain only by two mechanisms: an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and/or small-scale IGWs.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reproduction of the observed seismo-ionospheric great positive effects in TEC prior to strong Wenchuan earthquake are presen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confirm 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seismo-ionospheric effects formation by the penetration of the seismogenic electric field from the atmosphere into the ionosphere. It is suggested that so great TEC enhancement observed 3 days prior to Wenchuan earthquake could be explained by combined action of seismogenic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and IGWs generated by the solar terminator. 相似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