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74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钊  胡军 《宇航学报》2011,32(2):290-296
轨道机动时,测量与传输延迟,以及偏心推力对卫星姿态的持续扰动,造成传统的姿态稳定控制方法控制性能下降。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设计了对外扰与状态同时估计的闭环-开环预测器。在外扰力矩定常的假设下,给出了此种估计器对状态与外扰的预测都收敛的判定准则。利用估计出的外部扰动前馈补偿推力偏心干扰力矩,同时利用预测出的系统状态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求解两个代数Riccati方程,设计最优状态反馈增益和预测器增益。这种简单的前馈反馈结构具有良好的工程可实现性,同时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延迟和干扰的影响,提高卫星轨道机动时本体姿态稳定精度。
  相似文献   
72.
贾英民 《航空学报》1998,19(Z1):8-13
研究了有限对象集合同时镇定的基本理论问题。证明了4个对象可同时镇定的充要条件是存在4个稳定的多项式同时满足2个多项式方程。如果找到的多项式仅能满足其中一个方程,那么一定存在2个具有公分母或公分子的控制器使得它们分别同时镇定其中的2个对象。讨论了问题的可解性条件,进而给出了3个对象的分组与同时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73.
频域不确定性系统加权混合灵敏度函数频域整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曦  曾庆福 《航空学报》1999,20(4):71-74
针对输出端乘性不确定性系统如何决定加权混合灵敏度函数的问题,将来源于经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回路成形法推广到多变量混合灵敏度H∞控制设计中,提出了带宽可调的加权函数频域整形的公式化构造法,使频域H∞控制设计中可同时兼顾和折衷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并通过调整带宽可改善控制系统的性能。所述方法在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非线性模型上对抗干扰性和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4.
采用视线测量的方法,建立一种编队卫星队形保持与机动的协同控制策略。编队中每一个卫星跟踪自己轨道前方邻近卫星,产生一个视线测量矢量,编队的第一个卫星根据高级控制层指令追踪期望轨道,产生链式编队,将编队卫星之间的视线距离作为反馈控制量来实现队形控制。通过推导J2相对摄动力的表达式,控制模型考虑了模型不确定性和摄动影响,采用滑模控制器,实现了基于视线测量的编队卫星链式跟踪协同控制。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现编队卫星队形保持与整体机动控制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一种基于蠕动传输作用的新型行波液体静压轴承。首先基于行波液体静压轴承原理,建立了轴承原理验证装置。然后基于差动螺纹机构建立了轴承面倾斜调整机构,实现轴承的完全上浮。利用所开发的轴承验证装置,实验研究了行波液体静压轴承在上浮方向上有导轨时的轴承承载能力,证明了行波液体静压轴承及其稳定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驱动参数,例如:驱动电压和驱动频率,以及轴承间隙高度对轴承浮力稳态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6.
The methodology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is presented. The adaptive inverse control method is us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damping force of MR damper and the range of the damping force is given. Through the adaptive inverse control, the damping force of MR damper is fit to a desired damping forc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applying MR damper to control of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a model of loss force and an adaptive arithmetic for stabilization of the coupled rotor/fuselage system are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controlle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stabilize the rotor/fuselage coupling system quickly and control the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77.
A phased array radar seeker (PARS) must be able to effectively decouple body motion and accurately extract the line-of-sight (LOS) rate for target missile tracking.In this study,the real time two-channel beam pointing error (BPE) compensation method of PARS for LOS rate extraction is designed.The PARS discrete beam motion principium is analyzed,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eam scanning control is finished.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antenna element shift phase,both the antenna element shift phase law and the causes of beam-pointing error under phantom-bit conditions are analyzed,and the effect of BPE caused by phantom-bit technology (PBT) on the extraction accuracy of the LOS rate is examined.A compensation method is given,which includes coordinate transforms,beam angle margin compensation,and detector dislocation angle calculation.When the method is used,the beam angle margin in the pitch and yaw directions is calculated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the missile body disturbance and to improve LOS rate extraction precision by compensating for the detector dislocation angle.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78.
对近十年来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控制问题作一概述,介绍了相关的主要概念、理论和一些主要进展,重点侧重于构造性方法,这是当今非线性控制研究的重要特征,最后给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9.
辛岩 《上海航天》2004,21(4):16-19
简要介绍了风云一号(FY-1)C,D极轨气象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的主要任务、技术指标和系统构成。给出了两星发射后动量轮、红外地平仪、太阳敏感器和三轴磁强计等的运行情况。卫星姿态在轨测试结果表明,FY-1C,D星的姿态稳定,满足甚至优于技术指标要求。最后概述了姿控分系统在可靠性、长寿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0.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的主要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包括Lya-punov方法、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变结构控制方法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等。给出了设计思想,对它们在不确定非线性系统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