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274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简要分析了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简称水色仪)的工作原理,列出了水色仪的主要设计指标及主要设计参数,介绍了水色仪研制过程中突破的4项关键技术:滤光片与列阵探测器的组合、K镜像消旋、斯特林制冷机的空间应用和仪器偏振灵敏度的控制及测量,介绍了水色仪在轨测试和运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断裂力学为基础,结合热钢化玻璃应力分布的特点,首次提出了热钢化玻璃的检验试验和寿命预测方法,为热钢化舷窗玻璃的强度检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示例的计算表明,即使通过相同的检验应力,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允许的使用应力是不同的;不同环境下,同样的使用应力,玻璃的使用寿命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北京、乌鲁木齐、武汉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垂直总电子含量,分析了发生于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状态。结果表明,在4月7日北京时间0200-0700之间,在中、低纬地区出现了较弱的电离层负相暴,与前一日相比,最大TEC之差在-8TECU左右;在北京时间0700之后,在较高纬度地区开始出现强列的电离层负相暴,并且该负相暴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在北京时间0700-0900之间,在低纬地区出现了电离层正相暴。在定时间内较高纬度地区的负相暴逐渐增强并向南移动而低纬地区的正相暴经历了增强到减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颗粒尺寸对颗粒速度滞后数的影响,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分析了燃烧室压力和装药通道面积对颗粒速度滞后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是美国海军2013年服役的最新型喷气式反潜巡逻机,集对潜、对海及对陆侦察打击能力于一体,网络化、自动化水平高.主要介绍了P-8A反潜巡逻机的研发背景及研发历程,分析了其携载的电子信息装备,并对其战技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能发电、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期间,把握材料更替的历史演进潮流,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纤维复合材料发展之路?我们对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文慧女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K8飞机从方案设计到设计定型整个过程重量重心的控制问题。由于控制方法适当、有效,使飞机重量控制致指标以下,飞机重心落在限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8.
19.
20.
《航天器工程》2016,(1):25-30
静电加速度计是低低跟踪(SST-LL)重力测量卫星的关键载荷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地球重力场空间变化率的测定结果。为了确保静电加速度计长期在轨工作,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应用动力学方法确定静电加速度计校准参数的算法。首先建立静电加速度计及K频段测距(KBR)系统的量测模型;然后将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和静电加速度计观测数据代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状态方程中,将KBR系统观测数据代入观测方程中,建立静电加速度计在轨标定模型。数学仿真结果表明:静电加速度计的标度因子和零偏估计误差均在0.2%以内,实现了卫星静电加速度计较为精确的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