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61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1.
Systematic recording of the cosmic radiation commenced in Hobart in 1946 and at Mawson in Antarctica in 1955, making these two of the longest running cosmic ray observatories in the world. For the IGY, observations were also made at a sub-Antarctic island and near the equator, and an airborne survey of the nucleonic component was made from Geomagnetic Latitude −60°, south of Australia, to Japan and back. At Hobart there were neutron monitors, vertical and inclined muon telescopes, an ionization chamber, and two muon telescopes at ∼40 m of water equivalent underground.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se and other observations determined the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Forbush and 11-year variations and concentrated, in particular, on understanding the anisotropic nature of galactic cosmic rays up to 150 GeV; the anisotropies in the onset phase of Forbush decreases; and the anisotropies in solar cosmic ray events. An investigation was initiated to calculate the trajectories and cutoff rigidities of cosmic rays in a high order simulation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This was completed in 1959–60.  相似文献   
112.
针对时间尺度及其转换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和分类。从建立的基础出发,将时间尺度划分为原子时尺度和世界时尺度2个大类,其中,原子时尺度的彼此转换基于广义相对论框架,世界时尺度的彼此转换基于地球自转和岁差章动模型,而协调世界时是连接这2类时间尺度的桥梁。根据各类时间尺度间的转换公式,计算了原子时彼此间的差值序列,以及世界时在IERS(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服务)1996、2003、2010这3个规范间的差值序列,并分析了这些差值序列的特征。结果表明:地心坐标时与质心坐标时、质心坐标时与质心力学时、地球时与地心坐标时之间的差值序列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且后者差值的增幅远小于前2个差值的增幅;协调世界时与国际原子时之间的差值是不连续的,且增幅逐渐减小;地球时与质心力学时之间的差值序列是以年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差值大小在±1.7 ms以内;格林尼治(平)恒星时、赤经章动及其补充项在IERS 2003、2010规范间的差异较小,而在IERS 1996与另外2个规范间的差异较大。这些结论可为相关研究及工程计算中的时间尺度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卫星舱布局设计属工程系统设计问题,为用传统计算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该问题具有三重难度:工程复杂性、计算复杂性和达到工程实用难。卫星布局设计师的成功经验表明,它需要依赖设计师的经验和智慧、借鉴先验知识和辅以"计算"进行设计,并实现人机结合。本文的人机结合方法采用在线人知识、在线计算知识和先验知识(如参考布局施工图)的知识融合方法,并在卫星布局CAD、仿真与评价系统平台上实现,发挥人机各自特长。主要研究:(1)设计知识:包括在线人知识、在线计算知识和先验知识的表达;(2)上述3类知识的广义描述模型及其知识融合方法;(3)人的作用。经以简化的国际通信卫星舱布局设计为例的数值实验验证,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基于对等网络的自适应安全协作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无集中的安全协作框架.灵活有效地支持多种安全服务,如安全管理、安全数据的存储和共享、安全信息发布等;给出了一种适应大规模动态网络环境的支持管理结构自动构造和安全组件自配置的层次和对等方式混合的安全管理方法;基于P2P(Peer-to-Peer)网络的动态特性实现了安全协作框架对于节点变化和安全协作需求的自适应;无集中的结构消除了集中管理的性能和带宽瓶颈,在网络攻击状态下有较强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5.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协同的效率,从资源的静态功能特性出发,定义了相似度函数,给出了基于功能的资源协同算法;从资源的实时状态信息出发,给出了基于运行时QoS特性的资源协同算法.建立了综合考虑资源的功能特性和运行时QoS特性的资源协同机制,通过基于功能的资源协同工作,提供满足用户静态功能要求的资源候选集;通过基于运行时QoS特性的资源协同工作,从满足用户静态功能要求的资源候选集中实时动态地选择满足用户QoS要求的优质资源.实验结果表明,提供的基于语义描述的资源协同机制提高了资源协同的成功率、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6.
基于舰载舰壳声纳搜潜原理及舰艇协同检查搜潜战术,分别建立了在潜艇初始位置、航向及航速未知条件下,舰壳声纳对潜艇目标的矩形、扩展方形及包围方形检查搜索的数学模型;基于已建搜索模型及假定的潜艇运动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了相同仿真条件下3种搜索算法的搜潜概率及搜到潜艇所需平均时间,三种算法的搜潜概率与潜艇初始航向角、潜艇航速、潜艇航向变化次数等潜艇运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搜潜概率及搜潜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获得了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7.
飞机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飞机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的体会和教学思想,分析传统实训教学的弊端,重点论述”生产小组式”的实训教学模式的原理和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18.
视觉系统是空间机械臂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机械臂除开环控制外的所有工作模式都不能离开视觉系统的引导和辅助而独立实现。文章以建立满足空间机械臂实际应用需求的视觉系统为目标,提出通过分布在不同空间位置的多个相机的协同工作扩展并增强视觉系统的监视和测量能力,并从系统组成、工作模式、测量方式等多方面完成空间机械臂视觉系统方案设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目标三维位姿的测量误差与视觉标记点检测结果的误差近似成线性关系,视觉标记点检测的准确性对目标位姿测量的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室内环境试验结果表明,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机械臂能够自主完成对目标的定位和捕获,视觉系统满足空间机械臂大范围运动和精准操作任务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9.
文章针对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趋势,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新模式对项目计划和风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对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进度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关联性进行了描述,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进度管理体系结构和将风险纳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并给出航天国际合作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0.
由德国宝马*罗*罗(BRR)、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GTE)和德国宇航院(DLR)联合开展了“叶背表面曲率的变化对高压涡轮尾迹损失的研究”。此课题包括三套涡轮叶栅,G1由BRR气动设计,DLR和GTE共同试验;G2由BRR气动设计,GTE试验;G3叶栅由GTE气动设计、加工和试验。通过研究得出了G1、G2和G3三套叶栅,在β1=41.4°、56.4°和26.4°,M2tis=0.70、0.85、1.0和1.15时,叶背表面带和不带附面层转捩线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