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306篇
航空   756篇
航天技术   361篇
综合类   125篇
航天   57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高超声速导弹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控制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瑞  罗振兵  夏智勋  王林  周岩 《航空学报》2016,37(6):1722-1732
快响应控制技术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极快响应、零质量特性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PSJ)已在超声速流动控制方面初步显示出优异的控制能力,极有潜力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响应控制。基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的快响应特性,提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快响应控制技术,并通过建立简化的高超声速导弹流场控制模型,对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控制高超声速导弹进行数值研究。首先,理论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流场的典型结构特征,导弹流场中存在3个特征流场结构。在此基础上,在导弹3个特征位置前面安装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研究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高超声速流场结构的控制作用,分析由此导致的导弹表面压力分布、升阻特性以及俯仰力矩特性变化。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高超声速导弹外流场中膨胀波和斜激波都具有控制作用,使得波的强度均变弱,且对斜激波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导弹流场结构及气动特性变化具有很强的射流跟随性,射流作用下的导弹流场变化响应时间非常短,仅为0.2 ms;通过合理布置等离子合成射流激励器的位置,可以使得导弹表面压力分布快速改变,从而实现高超声速导弹姿态的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52.
一种步进频率信号认知雷达波形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晖  张群  罗迎 《航空学报》2016,37(7):2276-2285
认知雷达常用于完成探测、跟踪、成像及识别等多重任务,为提高其综合性能,需兼顾多方面因素研究其波形优化设计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RIPless准则的步进频率信号认知雷达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目标回波信号稀疏模型,分析了其与发射信号模糊函数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模型中观测矩阵的构造,基于RIPless准则,将波形设计问题转化为概率分布的互相干参数及其协方差矩阵的条件数的优化问题,从而通过自适应寻优算法,获得优化的步进频率信号脉冲重复时间间隔序列和子脉冲频率序列。相较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在信号发射与接收之间形成了信息实时反馈和信号优化重构的闭环,在高概率准确重构目标径向一维距离像的同时,也实现了发射信号模糊函数的优化。最后,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指导火花放电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在超声速流动控制中的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火花放电合成射流与超声速来流的相互干扰特性。研究表明火花放电式合成射流在超声速流场中产生强烈扰动,产生较强的激波结构;随着射流的喷出,激励器上游分离区和流场中激波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激波由弓形激波逐渐弱化为斜激波,并且随着放电能量的增加射流与主流的动量通量比不断增大,射流的干扰和控制能力显著增强。由于超声速流的较大惯性及其对腔内气体的引射作用,激励器的腔体回填速率大幅下降、回填时间明显增长,使得激励器的工作频率受到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准确度电感传感器和红宝石测头,在测长机上实现深微孔径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内径的Φ1mm~Φ5mm、深度在40mm以下的深微孔内径的测量问题。通过对深微孔径测量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在95%置信概率下,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6μm,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55.
对三角 板角反射器的散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在单站及收发分离单站RCS(Radar Cross Section)定标测试中的应用方案.三角板角反射器后向散射方向图的主瓣部分很宽且很平缓,并具有较强的方位稳定性,适用于较大RCS目标的单站定标测试.但在收发分离的单站RCS定标测试系统中,发射馈源与接收馈源间存在一个小双站角,这会使得三角板角反射器散射方向图的主瓣部分急剧下降,并呈现较强的纹波,从而无法利用其进行精确定标.而其散射方向图的某一旁瓣部分,在存在小双站角时的变化不大,且同样具有较强的方位稳定性,故可利用旁瓣峰值作为收发分离单站RCS测试中的定标参考点.  相似文献   
56.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signal processing are described in this work as a contribution to study of echo detection methods for ionospheric sounder design. The ionospheric sounder is a high frequency radar for geophysical applications. The main detection approach has been done by implementing the spread-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cod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adar’s range resolution by transmitting low pow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has been performed and the numerical methods were checked. A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and it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as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57.
传统的无人机航迹规划主要采用仅考虑无人机与雷达距离的简化雷达威胁模型,未充分考虑无人机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Section)随自身姿态角改变而产生的动态变化.据此,提出了无人机周向动态RCS模型,并建立了综合考虑无人机动态RCS与雷达距离的探测概率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基于动态RCS的航迹实时规划,计算结果与传统航迹规划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充分利用无人机自身的优势规避威胁,满足无人机的航迹实时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合成射流控制鼓包背风面分离流动的效果,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3求解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通过分析鼓包壁面摩擦力系数分布、旋涡脱落结构以及射流孔口附近流动结构,揭示了合成射流对分离点不固定的流动分离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在分离点前施加合成射流可有效缩小回流区范围,涡脱落被施加的激励"锁定",涡脱落的频率等于合成射流的频率.此外,在本研究所考虑的情况下,动量系数越大,控制效果越好.从时均效果看,当施加最大吹气动量系数为0.369 1%的合成射流时,分离泡长度减小了11%.  相似文献   
59.
The ionosphere/plasmasphere electron content (PEC) variations during strong geomagnetic storms in November 2004 were estimated by combining of mid-latitude Kharkov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s and GPS TEC data derived from global TEC map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was performed by analysis of the height-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specific loc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mid-latitudes of Europe. The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of PEC to GPS TEC indicated the clear dependence from the time with maximal values (more than 70%) during night-time. During day-time the lesser values (30–45%) were observed for quiet geomagnetic conditions and rather high values of the PEC contribution to GPS TEC (up to 90%) were observed during strong negative storm. These chang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competing effects of electric fields and winds, which tend to raise the layer to the region with lower loss rate and movement of the ionospheric plasma to the plasmasphere.  相似文献   
60.
武器装备全面隐身化,隐身性能指标成为装备最重要的战技指标之一.隐身测试评估是实现装备隐身性能的关键指标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涉及隐身装备从方案设计验证、研制方案筛选、部件和整机隐身效果评估、使用维护检定等全生命周期.综述了飞行器雷达隐身性能试验测试体系和测试评估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测试场及测量技术进展,详细分析了低散射诊断实验测试技术的最新成果,展望了飞行器隐身电磁特性测试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