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226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four identical Cluster spacecraft, launched in 2000, orbit the Earth in a tetrahedral configuration and on a highly eccentric polar orbit (4–19.6 RE). This allows the crossing of critical layers that develop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lar wind and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Since 2004 the Chinese Double Star TC-1 and TC-2 spacecraft, whose payload comprise also backup models of instruments developed by European scientists for Cluster, provided two additional points of measurement, on a larger scale: the Cluster and Double Star orbits are such that the spacecraft are almost in the same meridian, allowing conjugate studies. The Cluster and Double Star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2005 and 2006 extreme solar events are presented, showing uncommon plasma parameters values in the near-Earth solar wind and in the magnetosheath. These include solar wind velocities up to ∼900 km s−1 during an ICME shock arrival, accompanied by a sudden increase in the density by a factor of ∼5 and followed by an enrichment in He++ in the secondary front of the ICME. In the magnetosheath ion density values as high as 130 cm−3 were observed, and the plasma flow velocity there reached values even higher than the typical solar wind velocity. These resulted in unusual dayside magnetosphere compression, detection of penetrating high-energy particles in the magnetotail, and ring current development following several successive injections of energetic particles in the inner magnetosphere, which “washed out” the previously formed nose-like ion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82.
结合干涉多光谱遥感图像航天应用的要求,参考CCSDS标准无损压缩算法,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干涉多光谱遥感图像无损/近无损压缩算法。该算法在对12bit干涉多光谱图像进行2倍压缩时压缩性能与JPEG 2000标准算法相当,但算法复杂度和所需存储空间大大降低,在单片FPGA内部即可实现全部压缩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航天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3.
有限元计算中应力集中问题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力集中问题,研究有限元计算中优化模型的方法.综合分析具有应力集中孔薄板在不同工况下(单向拉伸、双向拉伸、拉压复合)的不同单元密度和单元质量,提出了优化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此外,对某旋转机械中转盘的切向应力进行了计算,与子模型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提出的优化有限元模型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
大攻角条件下的二维进气道型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维气体动力学,以进气道前体楔面楔角为优化设计参数,以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最大及阻力系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二维进气道外型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综合考虑了大攻角条件下的位于背风面与迎风面上进气道面临的不同来流条件.在优化设计中,采用改进后的NSGA-Ⅱ遗传算法.在问题求解中,对NSGA-Ⅱ算法的交叉算子及优选策略进行了改进.优化结果表明.总压恢复系数与阻力系数的优化结果具有一致性,即二者可同时达到最优;第一级楔角的大小对流量系数的影响显著.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型面构型满足设计要求.该设计方法可用于二维进气道型面考虑攻角条件下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85.
图像压缩的基础在于图像数据存在信息的冗余性,而对图像模糊的变换能够增加图像的信息冗余,为此提出在传统图像压缩方法中引入模糊变换环节,以增加图像压缩比。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模糊变换后能有效提高图像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86.
高速列车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列车穿越带有缓冲结构的隧道压力变化的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三维粘性、可压缩、非定常流的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处理。对不同的缓冲结构缓解隧道内瞬变压力及压力梯度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内的压力和压力梯度的最大值,其原因在于缓冲结构延长了压缩波压力上升的时间,降低列车突入隧道时所形成的最大压力梯度;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波在缓冲结构和列车、隧道之间多次的反射,也降低了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87.
TC11钛合金的热态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法,研究了TC11合金在780℃-1080℃和应变速率为0.001s-1~70s-1范围内的高温压缩变形行为。考察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变形程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流动应力减小,特别是在α β两相区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8.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轴压下的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边界层理论,采用奇异摄动法,考虑非线性前屈曲、大挠度和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分析在固支条件下,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在轴压下的屈曲和后屈曲性态,讨论了纤维体积含量、几何参数等因素对圆柱壳屈曲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体积含量、编织角和初始缺陷对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9.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运用高超声速进气道已有的相关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类典型的二元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两类进气道的流场结构和总体性能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二元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较小,流场均匀性优于侧压式进气道;二元进气道流量系数对飞行马赫数的敏感程度远高于侧压式进气道;设计点,二元进气道性能优于侧压式进气道.非设计点,尤其在接力状态下,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突出;侧压式进气道阻力特性优于二元进气道,而二元进气道的前体升力则高于侧压式进气道.   相似文献   
90.
3种铝合金材料动态性能及其温度相关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娜  李玉龙  郭伟国 《航空学报》2008,29(4):903-908
 对3种铝合金2024-T351、7050-T7451和LY12-CZ进行了温度在77~573 K的静、动态压缩(应变率10-3~6 000/s)和拉伸(应变率10-3~3 000/s)试验,分别得到了3种铝合金材料的应力 应变关系和失效应变。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3种材料的塑性流动应力降低,应变率敏感性增加。最后基于Johnson-Cook模型,拟合了用以预测铝合金材料塑性流动应力的模型参数,其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