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3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65篇 |
航天技术 | 224篇 |
综合类 | 126篇 |
航天 | 6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对中层大气受迫Rossby波包的非线性三波相互作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波包随时间演化达到的平衡态与文献[1]的理论结果完全一致,而且仅当系统中只有中等波长波包不受外源强迫时,系统运动有可能出现两个稳定平衡态,在一定外源强度范围内,平衡态会产生尖点突变,平衡态随外源的变化有滞后分岔的特征,系统运动最终达到的平衡态不仅与外源强度的变化方式有关,而且依赖于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52.
设计一种轻量级软件总线体系结构,将软件总线思想引入到单机软件系统的定制与集成.软件总线技术源于分布式异构环境搭建提出的,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对传统软件总线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双总线结构,摒除不必要的分布式功能,使轻量级软件总线成为一种适用于单机环境的软件体系结构.通过创建一个基于轻量级软件总线体系结构的模拟银行服务排队系统,验证轻量级软件总线作为单机软件系统的搭建架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软件可靠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民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27(2):241-244
确定软件可靠性的定量要求是软件可靠性工程面临的首要工作内容.本文讨论了软件可靠性定量要求的意义、特点、描述,对一般的软件可靠性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合武器装备特点的软件可靠性参数,并给出了软件可靠性参数的选取及其指标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4.
标准压力源自校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压力传感器为一次仪表组成的标准压力源,用软件实现自校准既可提高校准效率,又能提高仪器的性价比.对标准压力源的软件自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56.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早期碰摩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旋转机械转静件早期碰摩故障信号的检测问题.根据小波包分解能在所有频率范围聚焦,对信号奇异性非常敏感的特性,对比分析了不碰摩和早期碰摩信号的小波包分解细节分量,得出应用小波包分解可实现早期碰摩故障诊断.同时,还研究并实现了碰摩故障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57.
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问题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了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准则研究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软件测试充分性准则的概念、分类以及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准则与整个软件测试充分性准则体系的关系,提出了其在软件可靠性测试中的一种实现方法,是借鉴已有的软件测试充分性方面的理论,对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问题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8.
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难度大,GNC软件对任务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交会对接控制软件功能复杂,时序要求严格,这对软件测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黑盒测试环境,利用FPGA设计方法和时序分析技术,实现了对交会对接软件重要数据运行时序的捕获和对上下行信号相位关系的跟踪,完善了故障触发和上行注入手段.该测试环境在交会对接软件研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目前的高级在轨系统(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s)多路复用研究主要以仿真为主,很少有文献给出专门的理论分析.针对基于轮询的AOS多路复用包时延进行研究,通过采用排队论中非空竭限量服务的休假排队系统建立模型,并采用循环再生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多路复用包时延计算公式,并给出包时延的下限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包到达率取值分别为1,2,3包/s,在各种不同的下行速率(范围240~330 bit/s)之下,包时延的仿真值曲线均高于理论下限值曲线,从而论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