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600篇
航空   2504篇
航天技术   759篇
综合类   385篇
航天   5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扩展连续算法研究推力矢量飞机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扩展的分支和连续算法对推力矢量控制飞机的飞行运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标准的分支和连续算法不同,扩展后的分支和连续算法可用于计算飞机特定配平状态的连续曲线,所以不仅能获得飞行性能指标,同时可确定飞机的稳定性。本中扩展分支和连续算法被用于检验推力矢量控制律的有效性,确定了飞行包线边界,分析了配平飞行的稳定性的操纵性以及预测飞行偏离。结果表明,扩展连续方法可获得大量的飞行动力学信息,在推力矢量控制飞机的初步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舰载飞机自动着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舰载飞机的自动着舰系统(包括了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推力控制系统及航空母舰的导引系统),并指出只有精确地控制飞机的不滑轨迹,才能使飞机在航空母舰上安全降落,本文着得讨论俯仰指令型的纵向自动着舰系统的原理、结构及设计,并指出导引指令中对舰体运动的补偿。  相似文献   
103.
编队飞行卫星群构型保持及初始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出了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编队飞行卫星群轨道相对运动控制的轨道机动方程;提出了编队飞行卫星群轨道相对运动控制的轨道机动控制策略,利用不同方向的脉冲控制相对运动的轨道参数,包括轨道平面内机动和轨道平面外机动控制。根据相对轨道要素的变轨机动控制,进行编队飞行卫星群构型的初始化。这样的构型初始化可以视作一次特殊的变轨机动控制,很容易实现编队飞行构型的初始化机动。  相似文献   
104.
以凌阳SPCE061A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具有温度设定灵活、数字显示及语言播报功能的水温控制器,通过PID控制算法产生脉宽调制波,提高了控制精度。实践表明:该水温控制器达到了设计要求,有一定的实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5.
Relativistic jets are a common property of radio-loud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 Understanding jet physical properties is an essential precursor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energy transport, and ultimately, how energy is extracted from the central black hole. In this paper, I highlight recent developments from Chandra and HST observations of kpc-scale jets in AGN,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our survey of 17 radio jets in a sample of FRII radio galaxies. Thes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1) X-ray and optical emission is common from kpc-scale jets, (2)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bolometric luminosity is emitted at X-rays, and (3) in most sources, a candidate emission process for the X-rays is inverse Compton scattering of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off the relativistic electrons in the jet. If the latter scenario holds,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jets are still relativistic on kpc scales.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垂尾载荷校准及建模需求,对飞机V型外倾双垂尾结构受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简化,确定了校准试验载荷,研制了垂尾载荷校准试验专用龙门梁架。采用液压协调加载技术,完成了外倾双垂尾载荷校准试验,建立了满足测载要求的载荷模型。此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左右垂尾外倾、双垂尾之间空间较大的特点,对左右垂尾对称施加向外的单点、多点载荷,加载载荷侧向分量左右自平衡,垂向分量依靠飞机自身重量即可平衡,飞机不需要复杂的固定与约束。试验中采用先搭建龙门框架,再停放飞机的方法,降低了试验风险、加快了试验进度,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对其他此类结构的载荷校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针对A320系列飞机在营运过程中产生间断性水平或垂直抖动故障,分析了产生抖动的原因,并通过更换作动器或操纵面铰链排除了抖动故障.同时提出了避免A320系列飞机交替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支线飞机机械操纵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由模块化的功能单元组成的综合飞行仿真平台,可以实现机械操纵系统数字仿真,在支线飞机的设计与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平台通过改进还可用于支线飞机的试飞科目训练,从而降低试飞风险并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09.
跑道入口高度是关系着飞机能否安全着陆的关键参数,在其计算中需要采用曲线拟合预测的方法。目前大多是采用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拟合方式。由于最小二乘准则的局限性,当下滑道随机误差不满足正态分布,在飞行数据中出现异常点时会给预测带来较大误差。将最小一乘方法引入到跑道入口高度计算问题中,提高了算法的稳健性,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0.
A unique logic-based algorithm for atmospheric reentry hemisphere prediction is presented for spacecraft in low-eccentricity, prograde low Earth orbits at altitudes of 300 km and lower. Using two-line element (TLE) data for initial orbit conditions, coupled with coarse estimates for spacecraft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algorithm relies on logical disjunction operations based on a dual analysis of histogram and two-weighted Gaussia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fits of predicted reentry latitude data. The algorithm requires the execution of a series of parametric sim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reentry hemisphere for variations in spacecraft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drag reference area. When implemented, the algorithm yields accurate hemisphere predictions on average 15 days from reentry as demonstrated by historical reentry cases from 1979 to 2018. All reentry cases were sel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algorithm’s ability to deliver accurate reentry hemisphere predictions for spacecraft with varying physical size and mass, and reentering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solar cycle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