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航空   302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01.
压力敏感涂料的标定及在气膜冷却效率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张超  王湛  周嗣京  刘建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2):2691-2697
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定装置对压力敏感涂料进行了标定实验,研究了激励光源光强、温度两种参数对标定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励光源光强能够使得光敏分子发生氧猝熄条件下,激励光源光强对标定曲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标定曲线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据此提出了采用二维插值方法得出发射光强关于压力比、温度比的表达式,从而对测量结果进行温度修正.在此基础上,将压力敏感涂料测试技术分别应用于圆柱孔、扇形孔气膜冷却效率的测量中,所得实验数据与前人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2.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排水性沥青路面的设计可靠性,采用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方法,并依据短时临近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对路面的排水性能进行计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路面横坡坡度、排水层厚度以及排水层材料的渗透系数均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路面宽度对排水路面的排水能力影响也十分显著。通过计算确定了路面在一定的降雨强度条件下不出现地表径流的条件,可用于指导排水路面排水层厚度、横坡坡度的选择以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303.
开孔的存在会显著地降低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基于应力场强法的思想,提出了一个预测含圆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剩余强度的工程简化模型。采用大量试验数据,对本文提出的应力场强法模型与其他典型的特征距离法模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场强法和平均应力准则法预测能力要优于点应力准则法和损伤区域准则法,应力场强法预测值与试验吻合程度略优于平均应力准则法。  相似文献   
304.
插板进气畸变与压气机的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法,发展了一种压气机与进气畸变耦合计算的方法.首先从压气机基准流场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仿真结果中提取压气机叶片对气流的作用力,建立压气机全通道体积力模型.再将压气机体积力模型加入到流体计算软件CFX中,实现插板进气畸变与压气机的耦合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压气机体积力模型能有效模拟压气机与上游畸变流场的耦合作用,相比传统的全通道RANS计算能减少近2个数量级的计算网格数.   相似文献   
305.
外旋流器旋流数对三级旋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2D-PIV)流场测试技术,试验研究了相同进口条件下多种旋流数组合旋流器出口冷态流场,分析比较了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对流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级旋流器旋流强弱并不是回流区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增加,涡心有向前及向外移动的趋势,其回流区轴向长度逐渐变长,最大回流速度逐渐减小;回流区形状同时受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及内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影响,当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相对内级旋流器旋流数足够大时,较易出现尾迹区;在旋流器出口附近,外级旋流器旋流数较小时旋流器组合流场的湍流强度峰值较大.   相似文献   
306.
强度相干成像技术是指利用地基强度相干阵列测量空间目标光强随机涨落的相干性,可获得目标的空间频谱模值,结合目标先验信息即可恢复目标光强分布图像.这种成像方法具有成像分辨力高、设备精度要求低、受大气湍流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恒星目标的成像观测领域,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地基光学成像手段.在综述强度相干技术原理与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强度相干阵列对高轨目标成像的可行性,认为在利用强度相干阵列对高轨目标成像过程中,主要存在空间频谱探测信噪比低和相位恢复复杂2大难题,提出利用激光主动照明对目标进行探测,同时采用符合计数方法和正则化优化方法可提高探测信噪比与相位恢复质量,对实现高轨目标成像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07.
There is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evidence linking biological effects to solar and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A series of studies is published referring to the changes in huma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possi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daily variations of cosmic ray intensity, measured by the Neutron Monitor at the Cosmic Ray S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Athens (http://cosray.phys.uoa.gr) and the average daily and hourly heart rate variations of persons, with no symptoms or hospital admission, monitored by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is considered. This work refers to a group of persons admitted to the cardiological clinic of the KAT Hospital in Athens during the time period from 4th to 24th December 2006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 sola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A series of Forbush decreases started on 6th December and lasted until the end of the month and a great solar proton event causing a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 (GLE) of the cosmic ray intensity on 13th December occurred. A sudden decrease of the cosmic ray intensity on 15th December, when a geomagnetic storm was registered, was also recorded in Athens Neutron Monitor station (cut-off rigidity 8.53 GV) with amplitude of 4%. It is noticed that during geomagnetically quiet days the heart rate and the cosmic ray intensity variation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hen intense cosmic ray variations, like Forbush decreases and relativistic proton events produced by strong solar phenomena occur, cosmic ray intensity and heart rate get minimum values and their variations, also, coincide. During these eve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se two parameters changes and follows the behavior of the cosmic ray intensity variations. This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an extended investigation, which has begun using data from the year 2002 and is still in progress.  相似文献   
308.
为研究湍流特性对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及周围绕流特性的影响,对4种不同地貌条件下9种深宽比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考察了湍流度与湍流积分尺度对不同深宽比建筑平均、脉动与极值风压,以及横风向气动力谱和流动分离再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湍流度增大,分离流更早再附于侧风面上,郊区地貌下再附点出现位置较开阔地貌提前...  相似文献   
309.
弹道靶中球模型非平衡可见光辐射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再入物理弹道靶和双狭缝式辐射计测量了多个状态的高超声速无烧蚀钢球模型非平衡流场的可见光辐射强度,并对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测量波段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的绿光波段(517.8nm、519.8nm),半宽度为6.6nm.球模型飞行速度为4.8~5.7km/s,靶室压力1333~10666Pa.实验数据与文献和计算结果一致,并发现高靶压状态辐射强度峰值下降的拖尾现象,其原因尚待分析.  相似文献   
310.
在可压缩流体中利用热线技术进行湍流度测量时,其输出不仅与脉动速度有关,而且也与流体温度、密度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在与高速可压缩流体特征相似的校准装置中,在使用前对热线探针进行准确校准。本文提出了可压缩流体热线探针校准方法,建立了热线校准(工作)数学模型,并利用自建的热线校准风洞开展了热线校准实验和湍流度测量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热线校准方法可行,校准数学模型合理可靠,热线探针校准精度较高,湍流度测量结果可信,基本可满足高速可压缩流体湍流度测量的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