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495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10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介绍了热流传感器的主要应用场合,说明了建立热阻式热流传感器校准装置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热阻式热流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其校准方法,对保护热板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设计了保护热板法校准装置,实现热阻式热流传感器量值的准确溯源.  相似文献   
632.
星载大型平板缝隙天线结构设计及热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空间应用需求日益广泛的大型平板缝隙天线为研究对象, 介绍了其结构组成. 为减小天线热变形, 对天线外侧4个安装角的连接方式做了改进设计, 并在极高温和极低温两种工况下进行热变形分析, 得到改进前后两个方案的变形结果. 在极高温工况下, 天线阵面Y向热变形均方根值从改进前的0.52 mm减小到0.3 mm; 在极低温工况下, 天线阵面热变形均方根值从改进前的0.35 mm减小到0.1 mm.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从而确保了天线在轨电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33.
离散孔板冷却效率及其换热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锋  张青藩  何家德  王民升  刘坤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1):66-70,108-109
对离散孔平板试件的气膜冷却效率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离散孔板的几何参数及来流的气动参数对孔板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用热平衡法建立了离散孔平板气膜冷却对流换热模型,在试验中对6种不同开孔结构的平板试件进行了测量,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相应的关系式及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34.
利用变环境试验数据的可靠性综合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试验环境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变环境试验数据的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描述产品的可靠性与试验环境因素的关系,给出不同环境因素对产品可靠性影响的定量度量.结合产品的可靠性模型提出一种数据折合方法.分别以指数分布和双参数Weibull分布为例,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折合为相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进而利用这些试验数据对产品进行可靠性综合评估.该方法综合利用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扩大了样本量,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评估精度.实例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35.
针对预测飞行器再入过程中气动热流引发的烧蚀热响应导致热防护罩表层材料质量损耗的问题,研究了热防护罩的几何模型和烧蚀质量估算的方法,通过建立三自由度再入轨迹动力学方程,应用修正的牛顿流体理论计算气动系数,以及Detra-Kemp-Riddell和Tauber-Sutton理论计算驻点热流密度和热辐射,利用一维非线性热传导方程模拟了碳化材料的烧蚀过程,提出了基于Newton-Raphson和TDMA的烧蚀热响应算法估计飞行器热防护罩质量损耗的方法。通过分析,实现了再入全过程热防护材料烧蚀深度连续动态变化的预测,能够有效替代热平衡积分法,估算的烧蚀质量为优化热防护罩的几何模型和再入轨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6.
航空铝合金结构表面的阿洛丁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铝合金结构在制造或修理涂装之前一般要经过阿洛丁处理工艺,为后续涂装提供具有良好配套性和耐腐蚀性的基底,本文介绍了航空铝合金结构表面阿洛丁处理的机理、作用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37.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性能测试和软磁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850 ℃均匀化退火后炉冷(FC)、空冷(AC)、水冷淬火(WQ)和液氮淬火(LNQ)四种冷却方式对FeNi32Co5合金的显微组织、热膨胀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回火处理对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FC,AC和WQ试样主要为面心立方(fcc)奥氏体相,同时含有少量的体心立方(bcc)相,LNQ试样出现大量bcc马氏体相,退火后各试样晶粒均发生粗化;WQ试样在20~1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20~100 ℃)仅为0.38×10-6·K-1,较原始OS试样降低了56.32%,并且最大磁导率μm提升至1.908 k,矫顽力Hc降低至91.32 A/m;对WQ试样进行315 ℃回火处理(WQ-TP)后有效改善了由热应力导致的软磁性能损伤,WQ-TP试样的最大磁导率μm进一步提升至2.993 k,矫顽力Hc降低至57.8 A/m,同时保持了优异的低膨胀性能(α(20~100 ℃) = 0.54×10-6·K-1)。综合考虑下,对均匀化退火后的合金进行水冷淬火和回火处理可获得兼具优异的软磁性能和低膨胀性能的FeNi32Co5合金。  相似文献   
638.
7xxx系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因组织不均匀与元素偏析导致成形试样性能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对电弧增材制造7075铝合金薄壁件进行固溶+人工时效热处理(T6态),对比研究了热处理前后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沉积态试样中晶粒被网状共晶组织包围,Zn、Mg和Cu元素在晶界富集,产生元素偏析。经过T6态热处理后,大部分共晶组织溶解,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与沉积态试样相比,热处理后试样的抗拉强度与断后伸长率增加,抗拉强度从(279.4±5.3)MPa提高至(493.9±10.2)MPa,断后伸长率从3.78%±0.35%增加到9.66%±1.70%。T6态试样的拉伸断口表面密布着韧窝,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639.
燃气发生器绝热层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和提出了提高燃气发生器绝热层性能的途径,考察了工艺条件对绝热层性能的影响,研制出可满足燃气发生器使用要求的含石棉三元乙丙绝热层;含石棉丁腈绝热层和含芳纶三元乙丙绝热层。  相似文献   
640.
实验研究了超临界RP-3管内换热特性。实验段为2100mm长、外径2.2mm,内径1.8mm不锈钢管(材质:1Cr18Ni9Ti)。RP-3在5MPa压力下流经该实验管,采用近似等热流加热方式将其从127℃加热至427℃。通过测量0min,20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管外壁和流体温度得到管内对流换热系数hin沿流向分布、结焦对管内传热系数Kin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临界点的亚临界区域,hin随着RP-3温度上升逐渐增大;在近临界区管内对流换热系数迅速增加;而进入超临界区域后,hin保持在1.8×104W/(m·℃)附近;结焦对管内传热影响显著,Kin随结焦增多逐渐降低,而降幅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