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896篇
航空   4236篇
航天技术   387篇
综合类   639篇
航天   3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用壁压信息法对高速风洞模型试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风洞壁附近壁压分布测量数据和模型受力数据进行洞壁干扰修正计算,不涉及风洞壁的通气特性,可用于各种通气壁或实壁高速风洞。用本法计算了各种模型在多种风洞试验段(实壁、柔壁、孔壁、缝壁)中的数百种试验状态。试验马赫数范围是0.5到0.9,试验雷诺数范围是2×10~6~1×10~7。计算结果和国外最新修正方法及无洞壁干扰N-S方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三角机翼过失速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3m低速风洞中研究了70°后掠角三角翼过失速气动特性。实验中使用了专门设计的液压动态实验台,它可以模拟迎角的变化规律以便研究角速度,迎角变化历程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实验中迎角范围0°-90°。使用六分力应变天测量非定常空气动力。研究指出:当作大迎角纵向过失速机动时,其空气动力有很大超调量和呈现滞回线特征,它们随着减缩频率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力矩特低迎角(α>30°)具有阻尼特征,但在高迎角时(3  相似文献   
993.
激光法测量两相流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测量过程中需要存在合适的粒子。本文研究了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PDA)测量气固两相湍流流场时固体粒子的选择问题。试验过程中,运用几种不同的粒子作为煤粉粒子的模拟粒子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1)粒子的特性参数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2)测最气固两相湍流流场中粒子的运动特征时,应尽可能选择形状较规则、折射率大、尺寸分布合理、不易粘结且易于收集同时接近所要模拟的粒子性能的固体粒子,必要的时侯应结合粒子性能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与制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确定和评价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暴露时间的影响、损害作用及彼此的相互关系乃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建议统一采用“标准状况下,标准组成干燥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浓度”的严格概念。同时,还研究了大气采样中由于现场条件与大气成分不同所产生的气体流量(率)计量误差,得到了这种误差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研究了风洞干扰对YF16模型实验数据的影响,特别着重于阻塞效应。结论是:提高大攻角实验数据准确度的关键在于减少和修正由于阻塞效应引起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压电驱动狭缝喷口自耦合射流的流动特性,采用PIV、热线风速仪测试手段,对自耦合射流激发器在不同激励因素下的流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显示,自耦合射流在狭缝出口处产生了反向涡对,随着自耦合射流的发展,射流呈现出在喷口短轴方向急剧向两侧扩展、而在喷口长轴方向先收缩后缓慢扩展的流动特征;自耦合射流的速度分布在法线方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z/b=10左右速度达到最大值;在射流展向上,短轴方向速度呈规律的对称分布和速度自模的特征,而长轴方向速度近喷口区域呈现马鞍状分布,随着法向距离增加这种趋势消失.研究中发现,激发器存在两个谐振频率,在谐振频率激发下自耦合射流的速度和涡量比较大.与常规射流相比,自耦合射流显示出了独特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997.
在水槽中对合成射流控制圆柱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射流出口为狭缝,由圆柱后驻点向下游喷射.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射流的控制效率,笔者采用了一种改变合成射流上下半周期时间比的高效合成射流激励信号.实验表明:对于采用标准正弦信号的普通合成射流,随着基于射流出口平均速度的雷诺数ReU的增大,圆柱后缘分离区变小,分离点推后.当ReU约大于430时,圆柱后缘分离区消失,绕流可完全再附.伴随合成射流的吹吸,圆柱后缘尾迹出现周期性的张合现象,从而抑制了卡门涡的脱落.采用高效合成射流激励信号,固定ReU,减小正弦信号形状因子k,合成射流的控制效率降低;k增大到足够高时,合成射流出口速度和诱导涡量强度大幅增加,使控制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很好地验证了这种高效合成射流激励信号对合成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附壁射流元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一种附壁射流元件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并研究其非定常流动机理.提出主射流的偏转是由主射流两侧的压差导致射流偏斜,进而形成一低压涡流区,低压涡流诱导主射流附壁.附壁射流元件的偏转特性与其几何结构和流体雷诺数有关.在此基础上,用仿真模型模拟流场,优化结构,研究特性,为此类型附壁射流元件的结构改进、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介绍SPC发展过程、特点及SPC技术适用范围,阐述控制图设计原理;并对SPC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思路进行论述和研究,提出SPC质量控制应用流程图。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了用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对激波管内瞬态非定常流场进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测量的时序同步问题.由于该激光器需要预热以获得稳定的倍频输出,作者研制了低压大电流的电热破膜装置,实现对激波产生时机的控制.在大尺寸矩形截面的激波管上搭建了PLIF测量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丙酮示踪流场显示和氢氧基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