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10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16篇 |
航天技术 | 113篇 |
综合类 | 86篇 |
航天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731.
同轴源原子氧地面模拟装置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同轴源原子氧模拟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装置的各组成单元及其功能;介绍了装置性能的测量方法及结果。结果表明:装置产生的原子氧能量可以控制在5eV~10eV;原子氧的束流强度约为4×1015个/cm2·s;原子氧束中氧离子的含量小于0.1%。 相似文献
732.
提出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QSSE,Adaptive Quadratic Sum-Squares Error)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在线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振动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一套刚度元件装置在线模拟结构损伤,测量模型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基于测得的加速度信号和AQSSE方法在线识别基础隔震结构的参数和位移,并追踪参数的变化,从而识别结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典型地震波激励下,通过不同时刻的刚度突变模拟结构损伤,AQSSE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且识别得到的位移曲线与实验测量的位移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AQSSE方法在基础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追踪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33.
装备时延校准误差是靶场测控系统中事件记录和交会定位的重要误差因素,其精确校准是实现装备时间同步的关键技术。针对装备时延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物理含义清晰、易于测量的装备时延定义,实现了离散站点装备时延校准,验证了基于改进型B码的装备时延校准监控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时延校准的精度达到了十微秒量级。 相似文献
734.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乘员安全性,载人航天器需通过氧分压控制系统将密封舱内的氧分压控制在指标范围内.提出了一种两舱段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氧分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密封舱体、乘员、供氧组件、舱间通风(IMV)等多个子模块.通过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由两个容积为60 m3密封舱组成的组合体,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乘员驻留位置、舱间通风量、氧分压监测模式对两舱氧分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舱间通风量为0.5 m3/min 且6人驻留在氧分压非主控舱时,两舱氧分压上限差别达到2.2 kPa.两舱氧分压差别会随着舱间通风量的增加而减小.单舱监测模式和两舱监测模式对两舱氧分压影响并不显著,当舱间通风量超过1.5 m3/min时,两种控制模式的氧分压控制效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735.
《中国航空学报》2019,32(12):2755-2764
Currently, due to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n surface finish and machining system, chatter has been one crucial factor restricting robotic drilling operations, which improve bot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viation manufacturing. Based on the matrix notch filter and fast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pre-generated matrix-based real-time chatter monitoring method for robotic drilling. Taking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botic drilling into account, the matrix notch filter is design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spindle-related components on the measured vibration signal. Then, the fast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is presented to decompose the filtered signal into several equidistant frequency bands, and the energy of each sub-band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energy entropy which characterizes inhomogeneity of energy distribution is utilized as the feature to recognize chatter on-lin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is validated by extensiv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detect chatter before it is fully developed. Moreover, since both filtering and decomposition of signal are implemented by the pre-generated matrices, calculation for an energy entropy of vibration signal with 512 samples takes only about 0.690 ms. Consequently,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real-time chatter monitoring for robotic drilling, which is essential for subsequent chatter suppression. 相似文献
736.
针对机械设备磨损状态监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基于不同磨损机理下磨粒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纹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磨粒特征识别的机械磨损状态监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形状特征识别球状磨粒和切削磨粒,结合形状、纹理特征识别疲劳磨粒和严重滑动磨粒,基于提取的特征参数建立机械磨损状态监测的特征向量,通过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机械磨损状态的监测和判别。实验结果表明:QPSO-RBF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结构简单,比传统PSO-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高5%,可用于常见机械磨损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37.
The Least Squares Residual (LSR) algorithm,one of the classical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 (RAIM) algorithms for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presents a high Missed Detection Risk (MDR) for a large-slope faulty satellite and a high False Alarm Risk (FAR) for a small-slope faulty satellite.Fro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high MDR and FAR cause,the optimal slope is determined,and thereby the optimal test statistic for fault detection is conceived,which can minimize ... 相似文献
738.
739.
740.
向永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3,(1)
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迅速发展的具有光纤神经系统的新颖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埋设于复合材料内部的光纤系统将成为未来飞行器结构的“神经网络系统”而使结构成为“智能结构”等新概念。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新颖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在应变、变形、固化、损伤、疲劳等检测方面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