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航空   399篇
航天技术   873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11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进行星间激光通信时,光斑位置检测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捕获、跟踪、瞄准过程。然而由于其采集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或自身器件响应的缺陷,导致出现模糊及噪声,因此在进行光斑定位前应当进行滤波预处理。经典3×3窗口的中值滤波算法对噪声的滤除效果较好,但处理时间过长,因此提出了基于3×4窗口的非对称快速中值滤波的算法。首先对经典方法两个相邻窗口处理时重复利用的6个中间像素值进行排序,再分别与窗口内最左列和最右列中值进行比较,所得中值替换掉原信号中心位置两个像素。经目视观察,两种滤波算法去噪效果相当。对于3×4窗口的改进中值滤波带来的后续光斑定位误差问题,可以通过统一标校进行弥补,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程序仿真结果可得,改进的快速中值滤波算法缩短了响应时间。因此,非对称中值滤波改进算法增强了算法的实时性,更适合基于FPGA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52.
针对遥感卫星管理控制中业务应用与底层调度紧耦合导致的操作复杂、人工干预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的遥感卫星管控方法。在搭建策略管控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控制闭环结构,构建卫星控制闭环;提出卫星集群分域管理方法,并设置策略部署机制;详细论述了基于策略的遥感卫星管控实现方法;以海上失联舰船搜救任务为典型案例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法可以完成异构卫星集群基于事件驱动的闭环控制。基于策略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遥感卫星管控业务的复杂度,实现遥感卫星集群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53.
低轨卫星网络可以提供广覆盖、低时延、大容量的通信服务和随遇接入的网络服务,可有效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和高轨卫星网络的不足。近年来“星链”“一网”等星座项目推动了低轨巨型星座的飞速发展。卫星网络容量是网络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计算复杂度高、耗时长,且计算开销随网络节点数迅速增加,在巨型星座网络评估中产生巨大计算开销。面向低轨巨型星座网络容量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流的网络容量评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计算复杂度和计算耗时大大降低。以“星链”星座为例,分析了星座构型、星间链路拓扑连接方式、链路容量及用户需求量对巨型星座网络容量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对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网络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4.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中涉及的空间近距离操作需求,提出一种机械臂与服务卫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机械臂和服务卫星组合体动力学模型以及服务卫星和目标卫星相对位姿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全局终端滑模控制设计了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采用PD控制设计了服务卫星相对位姿耦合控制方法,并将机械臂反作用力和力矩作为前馈补偿叠加到服务卫星控制系统中,实现了两者的协同控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空间近距离操作任务对机械臂和服务卫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误差收敛时间的要求,具有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5.
针对量子科学实验、时频传递实验等项目研发的先进载荷对微振动频谱积分的特殊指标需求,研究一种分离式主动隔振技术.分离式隔振技术将卫星划分为载荷模块和服务模块,考虑两模块之间柔性连接线缆和限位弹簧,首先建立两模块的动力学模型.随后,设计基于加速度反馈的六自由度隔振控制器,考虑执行机构控制和驱动电路的电气噪音,在时域和频域仿...  相似文献   
956.
局部网格生成是无缝有限元并行计算的关键问题,然而,不恰当的局部网格生成算法会产生不一致网格.借助Delaunay三角剖分的唯一性,指出了三维凸域中Delaunay网格局部生成的不一致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建立避免局部网格不一致性的关键算法--搜索候选卫星点集的优化探索球算法,为网格并行生成做好数据准备.并从理论上证明了任意节点的优化探索球域包含其所有卫星点,从而,保证全域网格没有不一致性.通过算例分析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局部性.  相似文献   
957.
无人飞行器在卫星信号拒止情况下难以获得较高的导航精度。为此,需要研究基于载体自身传感设备的自主导航定位方法。立足于飞行器平台的视觉惯性紧耦合算法架构VINS-Mono,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视觉惯性数据仿真方法,针对匀速直线运动过程无法恢复视觉尺度的问题,进行了初始化运动轨迹补充。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补充的轨迹能够很好地对齐视觉与惯性信息并恢复尺度,实现导航参数的正确求解。在理想条件下,500m平飞范围内定位误差占比不超过真值的3.5%,可作为评估卫星拒止环境下无人飞行器视觉惯性组合导航性能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58.
The SAX mission     
SAX denotes the X-Ray Astronomy Satellite selected by the Italian National Space Plan for inclusion in the Science Programme. The purpose of SAX is to perform spectroscopic, spectral and time variability studies of celestial X-Ray sources in the energy band from 1 to 200 KeV. It is intended to continue and expand upon previous observations of such sources. The instrumentation consists of four X-Ray imaging concentrators sensitive from 1 to 10 KeV (one of them extending down to 0.1 KeV), one Gas Scintillation Proportional Counter sensitive from 3 to 120 KeV, a Sodium Iodide Scintillator Crystal in Phoswich configuration operating from 15 KeV to 200 KeV; these detectors are coaligned to a common pointing axis. Three Wide Field Cameras (2–30 KeV) with axis at 90° to that of the narrow field instruments complete the payload.The Satellite launch is foreseen for 1988, in a low altitude (500 Km), low inclination (12°) orbit.The SAX scientific programme is carried out by a Consortium of Italian Institutes, in cooperation with Institutes from Holland; a partecipation of the Space Science Department of ESA is also foreseen.  相似文献   
959.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已获国际民航组织采纳。它能改善空中和地面的信息环境,GNSS将分阶段实施,并用某些民间设施增强。为了长远的保证,必须依靠民间自筹建成一个国际管理的民用GNSS,这是ICAO的目标,也是民航用户所期的。为了及时和有序地实现GNSS,国际上的使用与协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60.
徐福祥 《宇航学报》2001,22(2):1-11,17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我国最早成功发射的太阳同步三轴稳定对地遥感卫星,由于早期的技术和器件原因,星上计算机因空间辐照而失控,造成星上贮气耗尽、卫星高速翻滚。本文详细介绍了了在卫星面临失败的情况下,作者利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与卫星的相互作用,采用星上的磁力矩器和可用的一切手段而设计的一整套抢救这颗卫星的技术方法,并简述了经过75天的艰苦努力,使这颗濒临失败的卫星重新建立三轴稳定的对地定向姿态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