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航空   399篇
航天技术   873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11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Knudsen  Per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8(1-2):261-270
The GRACE mission will map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and its variations with unprecedented accuracy during its 5-year lifetime. Unless ocean tide signals and their load upon the solid earth are removed from the GRACE data, their long period aliases obscure more subtle climate signals which GRACE aims at. In this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Knudsen and Andersen (2002) have been verified using actual post-launch orbit parameter of the GRACE mission. The current ocean tide models are not accurate enough to correct GRACE data at harmonic degrees lower than 47. The accumulated tidal errors may affect the GRACE data up to harmonic degree 60. A study of the revised alias frequencies confirm that the ocean tide errors will not cancel in the GRACE monthly averaged temporal gravity fields. The S2 and the K2 terms have alias frequencies much longer than 30 days, so they remain almost unreduced in the monthly averages. Those results have been verified using a simulated 30 days GRACE orb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gnitudes of the monthly averaged values a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 values. This may be caused by insufficient sampling to fully resolve and reduce the tidal signals at short wavelengths and close to the pol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82.
Dynam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at IASB-BIRA to model the deformations of the plasmasphere during geomagnetic substorms and other variations in the level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The simulations are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plasma instability and use the empirical Kp-dependent electric field E5D.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IMAGE observations that provide the first global comprehensive images of the Earth’s plasmasphere. The predicted plasmapause positions correspond generally rather satisfactorily with the EUV observations. The plasmasphere is rather extended in all MLT sectors during quiet periods. During or just after geomagnetic substorms, the plasmaspause is sharper and becomes closer to the Earth in the night sector. Periods of enhanced geomagnetic activity are associ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lumes that rotate with the plasmasphere. The simulations reproduce the formation and the motion of these plum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tructures like shoulders observed at the plasmapause by EUV on IMAGE.  相似文献   
783.
针对高分四号(GF-4)卫星影像波段较少导致传统云检测算法难以区分云与冰雪像元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时相多通道云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GF-4卫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和配准,然后利用云与典型地表的光谱差异得到潜在云像元,之后利用序列GF-4卫星影像之间的差异识别出移动的云像元,最后利用中红外波段反演地表亮度温度来去除冰雪像元。该算法在海南、辽宁和安徽3个研究区域进行验证,并将检测结果与传统单时相云检测算法、支持向量机(SVM)云检测算法和实时差分(RTD)云检测算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其他3种云检测算法,准确识别率均达到90%以上,误检率均低于5%,有利于GF-4卫星影像的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784.
HJ-1B卫星热红外数据应用广泛,但其地表温度反演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尚不完善。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得到HJ 1B地表温度,基于7个地面站点(下垫面为荒漠、沙漠、植被、农作物、雪地和湿地)同步观测资料和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A1),引入动态时间规整方法(DTW)对站点处HJ 1B地表温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HJ 1B地表温度反演产品与地面观测值的偏差值在沙漠和荒漠站点为1K以内,均方根误差在05K左右;对于植被和农作物站点的偏差在2K以内,均方根误差为1~2K;基于DTW的验证对时序不匹配的数据评价结果与现有指标表现一致。HJ-1B地表温度反演产品与地面站点的相对偏差均低于其与MODIS地表温度反演产品的相对偏差。  相似文献   
785.
以散热面吸收外热流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六面体卫星的散热面最优化设计模型,并以某倾斜轨道六面体小微卫星为例、针对不同卫星热耗分别得出了最优化的散热面布局。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章所述的最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散热面布局,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卫星吸收外热流变化造成的整星温度的波动,可以为六面体卫星散热面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热耗水平的卫星对应不同的最优化散热面布局。  相似文献   
786.
一种在轨卫星质量特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迭代和批量最小二乘法的在轨质量特性计算方法,仅使用陀螺作为敏感器,动力学模型适用于零动量和偏置动量两种控制模式,考虑了卫星与飞轮动量交换以及参数之间耦合关系,且能够适用于在轨不进行连续大角度姿态机动的卫星。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收敛特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87.
基于卫星工具包(STK)、MATLAB软件和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模型,对粒子探测器在低轨卫星任务中的投掷角测量范围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其探测器的星上布局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粒子探测器的星上布局选择与任务的探测目标相关。如果探测目标是束缚在磁场中作弹跳运动的粒子,应将探测器在朝向卫星轨道坐标系±Y轴的基础上向卫星的前进方向偏转;如果探测目标是处于损失锥中的沉降粒子,应将探测器在朝向卫星轨道坐标系-Y轴的基础上向天顶方向偏转;为实现全投掷角探测范围的探测,要使用多个探测器通过构型布局优化进行联合探测。文章提出的投掷角测量范围分析与优化方法,可推广到多种轨道高度的粒子探测卫星总体设计中,为提升卫星的总体分析设计水平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88.
一种GEO卫星星敏感器热控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目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星敏感器热控设计复杂、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辐射小舱式星敏感器热控设计方案。以东方红-4(DFH-4)平台GEO卫星星敏感器采用辐射小舱式热控设计方案为实例,利用热分析软件TMG建模进行了热分析验证,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布局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辐射小舱式热控设计方案时,星敏感器的在轨预示温度范围在-26.2~+22.2℃,能很好地满足其温度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可为GEO卫星上同类设备的热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9.
国外空间推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空间推进技术通常可分为常规化学推进、电推进、微推进和新型推进4大类。常规化学推进是目前航天器的主要推进方式,性能继续提升。电推进已成功证明其优势和可靠性,在各种卫星和深空探测器上大量应用,且朝更宽泛功率的方向发展。蓬勃发展的微小卫星对微小推力、小质量、低功耗的微推进提出了迫切需求。无毒化学推进、太阳帆推进、核推进等新型推进技术正在加紧研制或进行空间飞行试验。首先综述国外卫星和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各类空间推进技术应用和研究现状,然后分析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对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90.
某地球同步三轴卫星因故障导致推力器工作效率不稳定,使得采用原有方案进行向西轨道控制时姿态变化大,控制准确度降低.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卫星用于姿态控制的偏置动量轮的控制规律,利用星体角动量守恒条件,建立了偏置动量轮转速变化与轨道半长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偏置动量轮转速标定的轨道控制方法,同时结合姿态的稳定变化制定了轨道控制实施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卫星轨道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改进的控制方法提高了轨道控制的准确率,使得半长轴误差幅度由最大60%提高到0.2%左右,增加了姿态的稳定性,使得俯仰姿态变化幅度由最大0.7°减小到0.2°左右,降低了控制风险,减轻了地面控制人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