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5):286-305
Commercial aircraft crews have experienced a trend from five-person crew to dual-pilot crew. Arised from both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 demands, Single Pilot Operations (SPO)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modern aviation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Dual-Pilot Operations (DPO), the piloting proc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decision-making mode of DPO for commercial aircraft are studied to obtain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SPO. Then,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SPO is studied and the core technology of SPO mode is proposed. Next, a new closed frequent bicluster mining algorithm named FsCluster is propos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PO model, and the other efficient bicluster mining algorithm named TsCluster is proposed for th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SPO model. Finally, a typical flight phase scenario is modelled by Magic System of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for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PO mode can meet the DPO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92.
周炜玮  汪奇  杨力  黄康 《推进技术》2022,43(10):260-268
热端部件散热是众多空天设备的关键技术。表面温度分布是散热设计中用到的重要信息,常规的解析建模手段和机器学习方法均无法有效地表达此类高维信息。近年来兴起的图像深度学习算法是解决表面温度信息预测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的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对于物理数据和小样本数据不适用,体现为泛化精度差、数据兼容性差、可解释性差。因此,有必要结合传热的先验知识发展物理启发的新型深度学习算法,以增强高自由度、高复杂度散热对象上的设计能力。本文基于卷积算子和有限差分求解方式的类比关系,提出了一种物理启发式的循环卷积神经网络。以横向出流的冲击冷却为例,开展了变计算域大小、变工况、变尺寸的批量数值模拟,获取了冲击冷却关键特征的小样本图像数据。进一步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构建了多参数、大范围内有较好拟合能力的温度、传热系数、压力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物理启发神经网络模型,对于计算域大小没有限制,可以统一表达不同空间范围内获取的物理数据的共性规律。模型的各类超参设定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且与经典的微分方程求解理论有一定的类比关系,增强了神经网络调参的方向性。通过传热物理规律与黑箱模型的融合,本文实现了小样本多参数物理数据的共性建模。该方法可以迅速重构热端部件的高维分布信息,可服务于热端部件的快速分析设计以及优化。  相似文献   
193.
论文分析了不同机构差分码偏差(DCB)产品的天稳性.选取了2个外接氢原子钟的测站进行实验,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的接收机钟差为参考值,分析了不同机构DCB产品对2个测站PPP授时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机构DCB产品的天稳性差异不大,中国科学院天稳性略优于德国宇航中心;2)2个测站使用不同机构的DCB产品估计钟差的均方差(RMS)和时间偏差(Bias)均优于0.4ns,其中中国科学院产品精度最高,RMS和Bias均优于0.2ns;德国宇航中心和欧洲定轨中心精度略差,但也能够达到亚纳秒级,可为下一步推广PPP授时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