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337篇
航空   1319篇
航天技术   702篇
综合类   353篇
航天   4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在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吸力面50%叶高沿轴向埋入5个Kulite动态压力传感器,并采用固定在压气机转轴上一种新型可存储的数据采集器记录数据,对近设计点和2 kr/min转速不同流量工况条件下转子叶片表面静压进行了实验测量,并与CFD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除近失速点外,叶片表面静压实验测量值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采用的的测量方法是成功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在近失速工况,实验值与计算结果差值较大,主要是由试验台振动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和CFD数值计算对近失速点工况流场模拟得不够准确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12.
冲击发散冷却流场结构PIV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冲击发散冷却结构的流场特性,设计了一典型冲击发散冷却结构,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其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冲击板与发散孔板间,气流的流动状态很复杂,在各个方向上均形成大量的涡,且涡的形式和强度均随吹风比的变化而变化.在发散气膜侧,随着吹风比的增大,由发散孔流出的冷却气流会逐渐穿透主流,从而使得冷却气膜层愈来愈不稳定,脱离壁面;而在发散孔出口与主流方向垂直的位置会形成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肾形涡,且涡的位置随吹风比的增大而移向主流区域.   相似文献   
913.
改善高空台试验中发动机性能参数不确定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中发动机性能参数不确定度控制与改善的需要和需求背景,分析了空气流量等发动机性能参数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进气压力、高空舱压力等主要冈索对发动机性能参数不确定度的影响及其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已有测试系统改善其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14.
通信和测量受限条件下异构多UAV分布式协同目标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波  周锐  邹丽  丁全心 《航空学报》2011,32(2):299-310
研究了通信和测量受限的异构多无人机(UAV)网络化分布式协同目标观测与跟踪问题.该分布式UAV系统采用长机一僚机异构型网络结构,以实现在电子静默和战术隐身条件下扩大探测和打击纵深.提出改进的一致性信息滤波(ICF)算法,实现通信和测量范围内各UAV节点的分布式信息融合.由于一致性算法的收敛性与网络拓扑结构的连通性密切相...  相似文献   
915.
针对涡轮叶片精铸蜡模壁厚的快速、低成本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测量的内切圆弦长的壁厚计算方法.以陶芯和蜡模外形的光学扫描测量模型为对象,将两测量模型进行配准并提取截面数据,拟合得到蜡模内外截面轮廓线,提出并研究了两种内外截面轮廓线内切圆弦长计算方法,进而在UG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计算得到蜡模壁厚.最后,通过实验将算法的实...  相似文献   
916.
电液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风洞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中。随着风洞试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机构小型化的要求,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压力、控制精度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液体的弹性是不能忽略的。本文提出对液体体积弹性模量进行测试的两种工程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对于风洞常用电液伺服系统,液体体积弹性模量在900~1000MPa。针对某风洞执行机构调试中发生的问题,利用油液弹性模量的测量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与现象吻合。  相似文献   
917.
前飞状态旋翼尾迹测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IV技术,测量前飞状态旋翼尾迹的横向速度分布及桨尖涡在横向剖面里的运动轨迹,得到了前飞状态旋翼两侧的尾迹边界及桨尖涡在运动过程中的耗散特性等,研究了风速及拉力系数对前飞状态旋翼尾迹和桨尖涡运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飞状态下,旋翼左右两侧尾迹的涡量值基本相当。旋翼尾迹沿径向急剧收缩,沿垂向逐渐下降,下降高度与流向距离几乎呈线性关系。风速、拉力系数的变化对桨尖涡及其运动轨迹有显著的影响。获得的测量结果为开展旋翼流动机理研究及提高CFD分析精度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18.
介绍了利用X、Ka波段雷达系统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开展了金属锥模型和开槽锥模型及其尾迹的电磁散射截面积(RCS)实验研究,模型底部直径12mm、半锥角和头部半径分别为12.5°和1.0金属锥模型速度大于6km/s,飞行环境压力为6.8kPa;开槽锥模型速度5.4km/s,飞行环境压力7.5kPa,雷达测量方式为X波段单站,Ka波段单站。实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绕流场包覆模型时,获得的锥模型单站X波段RCS、单站Ka波段RCS的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锥模型的单站后向电磁散射主要集中在模型头身部区域,尾迹散射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19.
发展红外成像非接触转捩测量低速风洞试验技术,旨在解决特殊气动布局外形及金属材料模型转捩位置测量问题。通过在模型表面产生热壁面、现场测试模型表面发射率、使用遮蔽板、在金属模型表面喷涂隔热氟碳漆等措施,解决了环境条件、发射率、辐射传递干扰、金属模型材料特性等阻碍红外成像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及试验测试得到模型热壁面与环境温差在20℃范围内,热壁面背景温度对转捩位置基本没有影响,解决了热壁面对转捩位置影响问题;通过试验原理、试验方法、关键参数测试、转捩判据、准度考核等研究工作,构建了红外成像非接触转捩测量低速风洞试验技术;通过引导试验考核了试验系统。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0.
 本文研究了导弹挂飞载荷的飞行实测技术。研制了两套由导弹模拟壳体和内式六分量应变天平组成的测力系统,在进行多项飞行环境适应性、安全性、测试功能性地面试验后,将其左右对称安装在载机截尖三角形翼下,在国内首次对三挂点、大长细比导弹的挂飞载荷进行了飞行实测,试验结果可信可靠。采用与实弹相同的挂装连接方式模拟壳体气动外形和几何尺寸,采用框式双天平一体结构、集中传力、天平校心与测力系统质心重合以及测力系统整体校准等,实现对导弹质心处航向、侧向和法向3个方向上力和力矩的直接测量,测量不确定度小于5%。为导弹挂飞载荷的安全、精准实测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