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50篇
航天技术   143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High frequency ionosphere vertical sounding, as an important and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 for detecting the ionosphere and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propagation,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the ionosphere continuously variation and to acquire the ionosphere asymmetrical features of diverse scale above the ionosphere vertical sounding stations. This is a first article on real tim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methods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of traveling ionosphere disturbances (TIDs) using vertical incident ionograms.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of ionosphere electron density with TIDs is constructed using a background ionosphere model superimposed a perturbation theory model. The background ionosphere electron density is modelled by the inversion of vertical incident ionograms which are observed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disturbance. Based on the fourth order Adams-Bashforth-Moulton (the so-called ABM) predictor corrector method, instead of Runge-Kutta method, the fast digital ray tracing method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process of the disturbed trace simulation and parameters inversion,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ionosphere disturbance at different detection time can be obtained in real time. The numerical analysis of TIDs is then captured completely.  相似文献   
92.
The behaviour of the equatorial/low-latitude ionosphere and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during magnetic disturbed and quiet periods of a high solar activity year, 2014, in the American sector ar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 used include vertical drift (Vz), transport term (W), NmF2, hmF2 and scale-height (H). The F2 plasma variations followed the diurnal local solar pattern, being higher at daytime. The sunset maximum and sunrise minimum peaks of hmF2 were directly opposite to the scale height (H) pattern. The plasma distribution was basically controlled by combined actions of the electrodynamic convection/thermospheric composition, which is geomagnetic activity dependent. The annual, semi-annual and winter-anomalies of the F2 parameters were higher at the dip equato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ow-latitude. The Vz pre-reversal peak magnitude coincided with hmF2 peak and the effects are more pronounced during geomagnetic disturbed conditions. The transport term patter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cale height and it is suggested as a proxy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low-latitude plasma irregulariti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rmospheric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93.
按现已发射的航天器统计,返回式航天器占1/3强。它们在开发利用空间资源方面起着先锋和带头的作用,为促进载人航天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文章分析了返回技术和返回式航天器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深入应用阶段、无损和定点返回阶段。并指出,今后相当的一段时期内无损定点着陆返回将会成为主要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4.
通信卫星是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并在应用中效益最显著的成果之一。本文就通信卫星的历史、现状作了一些回顾和阐述;对我国通信卫星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依据海因里奇开伞动力理论,在计算个表充满时间的连续方程中,考虑了伞顶孔,伞顶部分大透气量织物面积,以及伞衣中、下部分织物透气量对开伞动载的影响。引用了非线性的阻力特征文化曲线[2],计算伞衣充气过程中阻力特征的变化。并考虑了伞衣充气过程初始瞬时的阻力特征,假设在伞衣初始充气时期的一段时间中,进气口直径为常值,数值上等于[4(CA)0/C(st)π)](1/2)。计算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其一致性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96.
空间站概述     
自1961年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上天以来,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载人航天器已由初期的小型载人飞船,发展到大型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间站的诞生,特别是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的众多方面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就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苏联和欧洲发射的空间站作一简略概括,然后对空间站的构型,用途和未来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7.
文章用粘性涡方法计算了二维伞状物绕流问题。首先阐述了涡方法的基本理论 ,包括涡元的对流、粘性扩散、物面涡元的脱落、物体所受气动力计算等 ,然后介绍了使用涡方法的一般步骤。最后将完全充满的伞衣简化为二维圆弧壳 ,计算了伞衣内外压力分布、阻力系数及升力系数  相似文献   
98.
鲁媛媛  荣伟  吴世通 《宇航学报》2014,35(11):1238-1244
针对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在拉直过程中出现的“绳帆”现象,以及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开伞前初始参数和大气密度与地球环境下的差异,建立了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拉直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火星环境下,伞包弹射速度、开伞前进入器的攻角、开伞马赫数以及大气密度对“绳帆”现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较大的伞包弹射速度,并将开伞前进入器的攻角严格限定在较小范围内,将有利于避免或降低“绳帆”现象的发生。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施火星探测时减速着陆系统的设计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
旷平昌  王杰贵  罗景青 《宇航学报》2011,32(7):1639-1644
针对现有雷达信号特征描述方式很难有效地对复杂雷达辐射源进行描述和识别,提出一种基于脉冲样本图和Vague集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新方法。该方法把雷达辐射源识别问题转换为Vague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不仅能很好地解决雷达信号识别中的模糊问题,而且无需传统方法的特征提取过程,简化了处理环节。另外,基于脉冲样本图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是利用有序的多个脉冲同时匹配识别,因此更可靠。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为复杂雷达辐射源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太阳活动低年低纬地区VTEC 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福州台站(26.1°N, 119.3°E, 磁纬14.4°N)电离层闪烁与TEC监测仪2006-2010年的观测数据, 对该地区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进行时间变化特性分析. 结果表明, 春秋冬三季的VTEC平均最高值出现在06:00UT, 夏季出现在08:00UT, 所有季节的平均最低值均出现在21:00UT; VTEC变化存在季节异常和弱冬季异常, 春秋季节高, 冬夏季节低, 夏季VTEC比冬季低且最大值出现时间延迟; VTEC在2006-2009年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 2010年开始增强, 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及地磁活动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VTEC变化与太阳活动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 地磁活动则显示了弱相关的特性; F10.7与VTEC的相关性随着每天Kp指数总值Σkp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