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356篇
航天技术   197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冲击响应谱计算相关参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军标GJB2238A-2004《遥测数据处理》的附录K对冲击响应谱的计算方法和阻尼系数做了明确规定, 但未明确其它参数如何选择。文中以半正弦波的冲击响应谱为例,导出了冲击响应谱分析时选择其它相关参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分析了引起遥测时间零点延时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数据处理中四种时间零点方案,并给出了遥测时间零点之前数字量脉冲的修正方法。用本方法处理的数据,使制导工具误差系数分离结果有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23.
以9500示波器自动检定系统为例,介绍了在VB6.0开发环境下,引用其强大的数据库功能。通过建立9500程控代码数据库、仪器登记数据库、检定参数设置信息库、检定结果信息库,实现了各库之间的数据访问和存储,达到了对各种示波器的半自动和全自动检定。并将部分代码加以介绍,可以直接在其它自动测试中应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纵向控制增稳系统为例,通过计算分析控制增稳系统的几个主要参数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与作用,进一步讨论控制增稳系统的参数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5.
说明了利用LCD显示模块,实现温室被测数据显示及控制参数的设定输入,其特点是显示数据的汉字名称与测量数据动态变化,系统连接线少,安装,测试,维修简单.  相似文献   
26.
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考试方法———网上考试 ,并讨论了一种基于B/S系统实现网上考试的思路和设计方法 ,并对实现网上考试系统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THERESEARCHOFINCREASINGLIFTANDREDUCINGDRAGFORWING-TIPSAILSChenMingyan,QiMengbu(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  相似文献   
28.
一种新颖的瞬时浮点放大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瞬时浮点放大器的原理及构成,并给出一种结构新的具有256阶的瞬时浮点放大器,可有效地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29.
非平稳信号的双重中值容错平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滑是消除或削弱测量数据随机误差时常用的数据处理手段。文章建立了一组新的非平稳数据序列容错平滑算法,其采用两阶段两次滑动中值与滑动均值平滑组合,实现了数据简化与平滑的统一。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证实,算法可有效避免斑点型异常数据的不利影响,有效削弱随机误差的影响,改进数据处理精度和数据处理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
The amount of data on gamma-ray bursts (GRBs) and the detected afterglows observed by the Swift satellit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The behavior of the early afterglow rises some interesting questions. With the early afterglow localizations of gamma-ray burst positions made by Swift, the clear delimitation of the prompt phase and the afterglow is not so obvious any more. There are hints of a canonical X-ray afterglow lightcurve with segments of different slopes. Not all bursts necessarily show all the seg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see if the prompt phase and the afterglow has the same origin or they stem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genitor system. We will combine the of gamma-ray burst data from BAT and XRT and compare the extrapolated gamma-ray flux to the X-ray in a sample of bursts and find that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measuremen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hysical process shaping burst and the early afterglow are the sa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