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257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当前IT应用的普及情况,分析了大中型企业中网络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网管软件的相关技术并设计了一套符合当前应用需求的分布式管理架构的应用型网管系统。该系统不但可监测各类操作系统的性能,还可对数据库、WEB服务等应用服务器的性能进行监控。结合网管软件的发展动态,展示了该应用型网管系统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运用迭代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讨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来选择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着重介绍R-PP改性沥青侧缠绕管道防腐作业线的工作原理及研制过程。通过防腐实验,对作业线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改进和调整,为作业线应用于管道防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基于条形码技术的机房管理系统的网络构建及其功能模块设计,以及条形码在系统设计中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75.
多媒体煤矿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测和安全考勤管理系统的特点及缺陷,探讨了如何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监视、紧急救援和事故分析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微机械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硅、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超磁致伸缩等智能材料在微型机械中的最新应用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智能材料结构在微型机械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7.
公差课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现用《公差》教材存在的弊端,从改革高等教育的高度提出某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8.
超声波在工业测量领域中的可用性非常广。目前,由于现代电子技术与微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可用性得到愈来愈多的体现。本文简要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若干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高精度声速测量,材料应力测量,化工过程检测及超声谱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79.
成组技术是有效实现CAD/CAM的基础之一,是提高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在成组技术中应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计算机辅助零件分类的新方法,并对回转零件进行了分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采用这种方法,不需要对零件进行编码,可以对零件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使得零件分类更具有柔性,为成组技术中零件分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The vertical ionospheric TEC values obtained from GAGAN grid based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values over the sea in the Indian equatorial region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deriv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model, IRI-20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deviation of the vertical TEC derived from the IRI model from ground truths over the sea fo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is will serve the basic intention of assessing the candidature of the IRI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ion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 in navigation receivers in terms of accuracy. We have chosen different solar activity periods, seasons, geomagnetic conditions, locations etc. for ou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TEC values by the IRI-2016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measured values for the given conditions and errors were obtained. The measured vertical TEC values at the ionospheric grid points were derived from the GAGAN broadcast ionospheric delay data and used as reference. The IRI model with standard internal functions was used in estimating the TEC at the same ionospheric grid points. The errors in the model derived value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Broad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Indian sector over the sea, the IRI model performs better on quiet days in off equatorial reg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degrades for other conditions with the model generally underestimating the true TEC values and most severely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The performance is worst in this region for the disturbed days of the equinoctial period. The comparison study is also done with the TEC data measured directly by dual frequency GPS receivers. The results were found to be in general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comparing the model with GAGAN broadcast data as reference.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in considering the IRI-2016 model for real time estimates of TEC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urrent parametric model in a satellite navigation receiver in absence of other op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