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208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随着无人机集群的作战应用日益广泛,无人机集群实现机间组网和任务协同愈发重要。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设计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网络终端已成为一项重要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跳频通信体制的无人机自组网终端,并对研制的终端产品进行了接收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和组网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跳频无人机自组网终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具备多节点组网能力,设备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轻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2.
变截面悬臂梁在任意载荷作用下弯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种求解变截面悬臂梁在任意载荷作用下最大正应力及最大变形的方法。此种方法运用了以能量为基础的瑞利-李兹法求挠度,避免了一般材料力学中采用直接积分的方法所带来的困难。运用此方法对两例不同截面、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悬臂梁的最大正应力及最大变形求解,其过程较简洁。可以看出此法具有通用性,能方便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3.
包劲松  刘强  张晓谷 《航空学报》1999,20(2):100-103
建立了计入动力入流的旋翼动载荷分析模型,在旋翼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悬停状态总距激振的铰接式旋翼动态升力实验研究,理论计算与试验吻合很好。分析表明,激振频率越小,动力入流对悬停状态旋翼动升力影响越大;静态总距越小,动力入流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74.
动态负载仿真系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杰  孙力  杨军  于云峰 《航空学报》1997,18(1):22-25
论述动态负载仿真系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结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零一四中心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动态负载仿真系统的研制探讨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5.
旋转动部件的飞行载荷实测一直是直升机研究所关注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又是直升机寿命可靠性及疲劳载荷谱编制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叙述研制的YC-24遥测系统原理和特点,以及在直8型机尾桨系统飞行载荷实测应用,为直升机旋转动部件的载荷测试提供了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6.
对复模态矩阵摄动法的补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已有的复模态摄动法不能唯一确定特征向量的所有摄动项这一缺陷,通过引进一个非常简单的范化条件,并采用常规的双正交条件,就很方便地导出了孤立特征值情形的复模态矩阵摄动公式。本文是对复模态矩阵摄动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7.
严恒元  郑权 《航空学报》1993,14(6):294-298
应用Greem函数法数值模拟飞行器的气动载荷。给出了求解亚、超音速定常和非定常载荷的统一方法。数值模拟中釆用双曲四边形代替四边形元素;采用联合流场概念改进诱阻计算;并用计算机绘图原理核查输入的几何参数是否正确。以矩形翼及双三角翼航天飞机(089B模型)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8.
非等温循环粘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在非等温条件下循环硬化行为的温度依赖性的粘塑性本构模型。在该模型中, 引入了三个具有不同演化速率的背应力演化方程;对各向同性变形阻力引入了具有先前加载历史和温度历史记忆的演化方程。将本文模型用于1Cr18Ni9Ti不锈钢的单轴非等温循环加载历史下材料变形行为的本构描述中, 其预言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材料在非等温条件下的循环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179.
用塑性滞后能原理估算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富民  田丁栓 《航空学报》1994,15(3):264-268
 材料的疲劳损伤包括静力损伤和循环损伤,静力损伤为第一次静力加载引起的塑性应变能与静力韧性之比;循环损伤由循环塑性滞后能与疲劳韧性之比来计算,计算中计及了材料循环硬化(或软化)引起的屈服应力增大(或减小)的影响。为了简化计算,假设在循环加载时应力一应变曲线均按迟滞回线规律变化;不同应力变程下材料疲劳韧性可由对称循环的应力控制疲劳试验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比较合理又便于工程应用的、用塑性滞后能原理估算随机载荷下疲劳寿命的新方法,初步的试验验证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0.
ESTIMATIONOFFATIGUELIFEUNDERRANDOMLOADINGWITHPLASTICHYSTERESISENERGYTHEOREMWuFumin(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X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