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2篇 |
航天技术 | 43篇 |
综合类 | 32篇 |
航天 | 2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283.
RLV末端能量管理段轨迹实时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类似于航天飞机的末端能量管理段飞行轨迹结构,将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RLV)飞行轨迹分为搜索飞行、航向校正以及预着陆飞行三段进行待飞距预测,并利用三次多项式表示飞行器高度-待飞距剖面。通过调节航向校正锥位置和半径的方法调整待飞距,提出了RLV末端能量管理段飞行轨迹的实时生成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整个末端能量管理飞行阶段的轨迹约束,给定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起始条件,能实时筛选并生成一条满足要求的参考轨迹线。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84.
随着现代航天产品日趋复杂,失效分析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有效载荷箱钢轨、避雷系统铜缆、履带运输车轴承、避雷塔钢管等地面设施设备故障失效案例,论述了故障失效归于生产制造、环境条件、操作与维护、研发设计以及综合形成的老化等五种成因,综述了进行每类故障失效分析所采用的检测仪器与实验室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最后,强调了故障失效分析对于预防失效、确保航天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的作用.本文可为我国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的可靠性研究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5.
286.
287.
基于分解策略的SSO发射轨道遗传全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轨道分解优化和遗传算法(GA)的SSO发射轨道优化设计策略。针对多个轨道段相互耦合问题,基于分解优化策略,将整个发射轨道设计问题分解为两个轨道段设计问题。为了高效可靠地获得全局最优解,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提出了基于多变异操作等改进措施的改进遗传算法;此外,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特性和Powell算法的局部搜索特性,设计了一种串行混合遗传算法。一个二级SSO运载火箭的计算结果表明,轨道分解优化策略确保了问题的成功求解,改进遗传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均可稳定地获得全局最优解,但是混合算法更有效地提高了GA性能。 相似文献
288.
磁控热防护技术在高超声速领域显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考虑高超声速流动磁流体力学控制涉及的等离子体生成机制、多电离组分导电机理以及电磁流动能量/动量输运机制,通过耦合求解电磁场泊松方程和带电磁源项的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控制方程组,搭建了高超声速磁控热防护数值模拟平台。结合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OV-102)近似外形和5种磁场配置方案,较为系统地开展了磁控热防护系统在高超声速"滑翔返回式"天地往返运载器上的应用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搭建的磁控热防护仿真平台具备偶极子磁场、均匀磁场、螺线管磁场及多个磁场组合条件下复杂外形飞行器气动热环境数值模拟能力,其校验结果与文献或飞行试验数据符合较好;采用合适的磁场配置能有效降低航天飞机的表面热流,显著改善了航天飞机的气动热环境,典型状态的表面热流下降25%以上;局部磁场方向与流动方向的夹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洛伦兹力的强度和方向,对磁控效果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89.
基于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结合某吸气式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所提出的动力需求,分析了采用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作为该运载器动力方案的可行性和动力系统指标,设计并计算了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在各个工作模态下的性能参数.针对相同的运载器使用要求,采用相同的总体和气动力参数,通过飞行弹道仿真,计算和比较了采用RBCC发动机和纯火箭发动机两种动力方案的天地往返运载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火箭动力,采用RBCC动力能明显减小运载器的燃料消耗,并增大其航程. 相似文献
290.
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是航天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分析了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液氢发动机是发展方向和最佳组合。提出了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液氢发动机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参数,研究了两种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这两种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将为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航天活动和空间利用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