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0篇 |
免费 | 1945篇 |
国内免费 | 83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736篇 |
航天技术 | 1027篇 |
综合类 | 639篇 |
航天 | 11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2篇 |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254篇 |
2021年 | 307篇 |
2020年 | 290篇 |
2019年 | 241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267篇 |
2016年 | 297篇 |
2015年 | 298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25篇 |
2011年 | 382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260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339篇 |
2006年 | 270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基于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径向结构的非接触式电导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串联谐振的原理,引入电感模块以消除耦合电容对测量的不利影响,扩大了测量范围,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同时,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传感器的电极张角进行了优化研究。在5.0、7.5、9.1、10.2和12.0 mm 5种不同内径的管道中进行了电导测量实验,电导测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非接触式径向C~4D电导测量传感器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2.
《航空学报》2024,46(4)
摄动Lambert问题是航天器交会对接、在轨维修等任务的基础问题。由于摄动Lambert问题没有解析解;仅能通过迭代计算得出数值解;因此现有方法主要针对迭代收敛性与计算效率进行改进。在现有同伦迭代的基础上;引入通用图搜索A*算法思想;提出了剪枝同伦迭代方法。首先;将当前末位置偏差到初速度增益的状态转移矩阵梯度方向与目标方向结合得到迭代方向;设计了基于A*算法的同伦映射;其次;基于泰勒展开设计了线性摄动矩阵;实现了对末位置发散路径的剪枝;解决了牛顿打靶法、拟线性化等传统方法无法排除初速度发散的无效迭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保证获得最优解的同时较现有同伦法提升25%以上的计算效率;具有更大的收敛范围;同时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初值收敛特性;地月三体系统轨道转移案例较拟线性化方法提升30%以上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33.
《航空学报》2024,46(7)
为应对终端区不确定因素对航班实际到达时间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的进场航班随机规划调度方法;旨在实现调度方案的鲁棒性。首先;基于历史飞行数据;梳理刻画航班从进港点到起始进近定位点(IAF)的到达时间不确定性分布。其次;考虑不确定性分布;引入机会约束以限制违背间隔约束的概率;建立2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其中;第1阶段针对进场管制;在IAF前完成对航班的预排序和调度;最小化序列长度和飞行时间;第2阶段针对进近管制;建立安全间隔;最小化延误降落跑道。接着;为满足进场运行实时性需求;引入针对随机规划的滚动时域控制(RHC)算法;利用样本平均近似(SAA)算法重构随机规划模型。最后;采用广州白云机场实际运行数据实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随机规划问题提出的RHC算法;不但可以保证解的质量;而且大幅提升了模型求解效率。此外;进场调度方案的鲁棒性提升显著;“一落一起”与“两落一起”2种运行模式下;针对着陆延误指标;采用先到先服务(FCFS)策略的结果分别是所提方法的6.1倍、9.6倍;针对航班违反间隔比例指标;采用FCFS策略的结果是20%和18.9%;而所提方法均为3.5%;针对序列交换次数指标;采用FCFS策略的结果为5.2次和5.6次;而所提方法均为0次。 相似文献
134.
针对旋翼无人机在三维障碍物环境中自主飞行时路径搜索速度慢、轨迹生成通常忽略无人机动力学特性的问题,发展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并同时考虑无人机动力学特性和运动学性能的快速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在三维障碍物环境中运用改进A^*算法通过剔除部分网格节点降低A^*算法的节点计算量,提升算法的路径搜索速度;其次,以最小化飞行轨迹的四阶导数作为目标函数,以路径点处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各阶导数作为约束条件优化飞行轨迹;最后,在三维障碍物环境中对比A^*算法改进前后的路径搜索结果,并对优化的飞行轨迹进行仿真飞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A^*算法大幅降低了A^*算法的节点计算量,显著提升了路径搜索速度;且无人机能够始终以较小位置误差沿优化轨迹光滑连续飞行。 相似文献
135.
张继斌晨曦章亮宋传涛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5,(2):79-82,85
在民机研制过程中,有效地实施重量控制对于项目的成功非常关键。飞机超重不仅会导致设计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将无法实现既定的商载和航程等设计指标。从各部门与重量控制工作的联系出发,结合某型民用飞机的设计实践,介绍了产品联合研发团队(IPDT)模式下重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常用的减重方法,为民机的重量控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6.
卫星通信(SC)网和无人机(UAV)通信网之间频谱共享、相互融合,能较大提升频谱效率,有望成为第6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在系统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条件下,考虑了次级用户可达速率最大化和发射功率最小化2种准则,利用加权切比雪夫方法构建满足概率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MOO);由于该问题较为非凸,利用概率公式、半正定松弛等方法将其转化为凸问题,并进一步通过半正定规划(SDP)求解,得到鲁棒波束成形权矢量,获得2种性能指标间的帕累托最优权衡。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鲁棒波束成形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7.
空间机械臂非完整运动规划的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带空间机械臂航天器系统在无外力矩作用时,系统相对于总质心的动量矩守恒而变为非完整系统。由于非完整约束的不可积性,非完整系统的运动规划与控制比一般系统要困难得多。现利用非完整特性研究了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的三维姿态运动控制问题。首先导出带空间机械臂的航天器三维姿态运动数学模型,并将系统的控制问题转化为无漂移系统的非完整运动规划问题。在运动规划中,根据最优控制原理和优化理论,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运动规划数值算法。通过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对空间机械臂及航天器三维姿态运动的非完整运动规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8.
139.
NSGAII算法在翼型多点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其巨大的计算资源和计算成本限制了它的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引入具有较强非线性映射能力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采用实验设计结合BP法训练神经网络响应面来代替N-S方程求解翼型的性能。在实验点的数值模拟中,为了进一步节省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采用网格的变形代替网格的重新划分,使得计算网格的更新速度提高了约50%。在翼型的参数化过程中,采用改进的PARSEC方法,用较少的参数实现了翼型的精确控制。为了增强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采用12-7-4-3-1的隐层结构。对NLF1015翼型的多点优化算例表明,此方法不仅显著降低了整个优化过程的计算量,而且对翼型的气动性能预测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翼型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0.
轨迹规划的一个最基本目标是规划飞机通过威胁空间并实现任务目标的飞行轨迹,这个轨迹需满足任务规划所确定的约束,这些约束包括:地形、威胁(静、动态)、燃油、时间、飞行性能等,构成了一个多维、多模态且具有组合爆炸的搜索空间,造成了轨迹规划的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对基于GA的自适应搜索技术的轨迹规划方法和轨迹规划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来解决满足约束条件最优飞行轨迹问题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