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航空   910篇
航天技术   422篇
综合类   197篇
航天   50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智能GPS软件接收机载波跟踪环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GPS接收机设计较为固定,用户不能改变接收机各类参数以适应不同导航信号处理的需要.而软件接收机只需做较小改动就可以适应不同信号,能够迅速分析、仿真、实现各类算法.在GPS软件接收机的基础上,利用鉴频器辅助鉴相器的输出,引入一个模糊逻辑控制器,使得环路能够智能跟踪GPS信号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环路相比可大幅度缩短跟踪时间,减小环路滤波器带宽,并能消除周跳.   相似文献   
992.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CRN)中授权信号时间和频率的不确定性导致CR用户工作频率甚至链路质量具有严重的时变性等特点,提出利用喷泉码的编解码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阐述了喷泉码的编解码原理,对喷泉码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的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喷泉码无需反馈以及编解码复杂度低的特性,在CRN网络的时变信道环境下能实现链路维持,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993.
面向适航认证的模型驱动机载软件构件的安全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为适航认证提供证据,已成为机载软件开发的研究热点。现代复杂机载软件多为构件化分布式架构,如何有效验证构件之间安全性依赖关系与适航认证标准当中规定目标的一致性,是机载软件设计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使用系统建模语言(SysML)块图建立带有安全性特征的系统静态结构模型,将其转换为块依赖图以便进行精确的形式化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形式验证方法,检验系统静态结构模型中的安全性依赖关系与适航认证标准中所规定目标之间是否一致。最后,通过一个飞机导航系统的例子说明如何将该方法应用于机载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利用这种方法对系统静态结构模型的安全性依赖关系进行验证,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并为适航认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94.
准确可靠的鸟体本构模型与参数是开展结构抗鸟撞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为获取鸟体本构参数,在139m/s的速度下,开展鸟体撞击铝合金薄板试验,并测得了撞击载荷、平板变形和应变数据;结合ISIGHT和PAM-CRASH软件,以薄板被撞击位置的法向变形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鸟体本构参数识别方法。将识别得到的参数代入数值模型并开展数值分析,提取平板变形结果和撞击载荷数据,并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变形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撞击载荷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鸟体本构参数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随着软件任务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任务要求,亟待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复用程度。针对惯导系统软件接口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惯导软件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动多态适配器和静多态适配器技术,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接口的定义灵活可靠,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可扩展性差、可重用性差、难于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研究国内外主要测控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动态,梳理出了目前我国在月地及月地以远距离测控通信技术遇到的挑战:面临测量精度尚不能满足科学探测更高的要求,数据传输能力难以满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需求,关键器件自主可控较为薄弱,激光通信高精度快速捕获手段单一,以及星载终端设计与关键技术在轨验证较少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天线组阵、激光测控通信技术、Ka波段及毫米波低温接收机、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深空光学跟瞄系统、窄线宽激光光源的产生技术、光通信调制技术和高功率低噪声放大器的迫切需求,并介绍了国外最新的用于深空测控通信的新概念与前沿技术,即一体化微波/光学混合通信系统与微波光子射频信号稳相传输技术。最后,结合我国现状,讨论了我国测控通信重点发展方向及其关键技术的建议,可供构建月地及月地以远测控通信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在深入研究 TTE 协议基础上,根据该网络通信特点,提出了一种 TTE 端系统协议软件的设计方法。该协议软件在不同接入方式下采用了不同协议栈处理,支持三种不同优先级和实时性的数据流的传输,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对于 TTE 端系统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在机载分布式异构网络中,系统间的通信面临着复杂的网络环境.为了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需要通信中间件的支持.以数据分发服务(DDS)为基础,对发布订阅模型进行研究,将不同网络间的通信映射为数据分发服务中的跨域通信,引入路由服务实现跨域通信,扩展DDS原有的传输插件,用以支持不同的网络,实现了机载分布式异构网络通信中间件.通过实验对跨网络通信的时间延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信中间件能够适应机载分布式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作为一种全双工的同步通信总线,常用于嵌入式处理器间的通信.提出一种在P2020处理器与基于Xilinx K7 FPGA芯片的软核处理器间的SPI总线通信优化方法.利用SPI总线双向同步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简易且有效的通信协议保证通信质量;根据SPI总线两端处理器的时钟频率,设置SPI总线波特率,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同时,考虑SPI总线两端处理器的处理频率的差异,设置合理数据传输延迟,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示,该SPI总线通信方法在上述平台中能够达到750KB/S的通信速率,能够满足多种嵌入式平台的数据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回热循环微型燃气轮机非线性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回热循环微型燃气轮机非线性动态模型,并考虑模型通用性采用压气机、回热器、透平的变工况解析通用特性建立了静态模型.根据设计参数进行数学模型的实例化,提出解析特性系数确定方法和计算机仿真实现的迭代次序.结果表明:静态特性仿真结果与Capstone C30实际数据之间存在微小偏差,通过更详细的参考数据校正特性解析公式系数可获得与实际数据更好的一致性;采用保持透平进气温度不变的最佳运行方式,空载到满载的动态时间为100s左右,回热器金属壁面平均温度由空载时750K降低到负载时670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