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44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7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耐久性分析中疲劳断口 CCD 图象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大方  陶涛  贺小帆 《航空学报》1998,19(4):410-413
 针对结构耐久性分析对模拟试件断口(a,t)数据判读的迫切需求,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建立了一套用于疲劳断口数据采集、判读的CCD图象处理系统,编制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应用软件。该系统可实现疲劳断口条纹尺寸测定、区域面积积分、裂纹角度测量等功能。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图象数据可存储、打印输出与重复使用等明显优点。并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型飞机关键结构的耐久性评定。  相似文献   
142.
根据世界航空CCD相的发展概况,讨论了航空CCD侦察相机系统的技术指标、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系统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3.
在检测系统中,有效的被测信息提取方法是保证检测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了大量规则图形傅里叶频谱信息的有效提取方法——频谱点能量包络处理方法,为实现大量规则图形尺寸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文中还就该方法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利用步进电机控制线阵CCD固态传感器来自动准确对镜头焦面定位的一种新方法 ,系统从根本上克服了人为因素在焦距测量中的影响 ,实现了焦距的自动测量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CCD和光栅尺同时应用于布氏硬度压痕测量,试验证明:系统测量结果基本不受CCD对焦及照明光强变化的影响;测量准确度容易保证,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及效率较高,同时大大缓解了布氏硬度测量中的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146.
长焦距TDICCD遥感器光学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外有关长焦距TDI CCD遥感器的研究情况,结合实际的设计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此类系统的特点和其可选的光学系统结构型式的特点,总结出长焦距TDI CCD遥感器光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一种可进行动态微位移测量的激光微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以多普勒效应为理论基础,以He-Ne激光器为光源,配置了判向变频系统、CCD视频信号的高速动态采集系统、微机处理系统及干涉图像处理软件包等,较传统测量方法其精度、误差、灵敏度及稳定度都有较大提高,并实现了微位移的全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48.
MICAS is an integrated multi-channel instrument that includes an ultraviolet imaging spectrometer (80–185 nm), two high-resolution visible imagers (10–20 μrad/pixel, 400–900 nm), and a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meter (1250–2600 nm). The wavelength ranges were chosen to maximize the science data that could be collected using exist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avoiding the need for multi-octave spectrometers. It was flown on DS1 to validate technologies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ICS (Planetary Imaging Camera Spectrometer). These technologies provided a novel systems approach enabling the miniatur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four instruments into one entity, spanning a wavelength range from the UV to IR, and from ambient to cryogenic temperatures with optical performance at a fraction of a wavelength. The specific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were: a built-in fly-by sequence; lightweight and ultra-stable, monolithic silicon-carbide construction, which enabled room-temperature alignment for cryogenic (85–140 K) performance, and provided superb optical performance and immunity to thermal distortion; diffraction-limited, shared optics operating from 80 to 2600 nm; advanced detector technologies for the UV, visible and short-wavelength IR; high-performance thermal radiators coupled directly to the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detector optical bench, providing an instrument with a mass less than 10 kg, instrument power less than 10 W, and total instrument cost of less than ten million dollars. The design allows the wavelength range to be extended by at least an octave at the short wavelength end and to ∼50 microns at the long wavelength end. Testing of the completed instrument demonstrated excellent optical performance down to 77 K, which would enable a greatly reduced background for longer wavelength detectors. During the Deep Space 1 Mission, MICAS successfully collected images and spectra for asteroid 9969 Braille, Mars, and comet 19/P Borrelly. The Borrelly encounter was a scientific hallmark providing the first clear, high resolution images and excellent,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surface of an active comet’s nucleus.  相似文献   
149.
线阵CCD相机试验室像质测试的配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在线阵CCD相机整机静态和动态像质测试中,由靶标像和CCD像元间配准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推导了在奈奎斯特频率下测量其静态和动态像调制传函时,矩形线条状靶标像和CCD像元间的对准位错量所引起的位错MTF计算公式,并按此公式提出了一类位错靶标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该位错靶标可使配准简化,提高测量结果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0.
基于地球敏感器和加速度计的月球车自主定向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球车定向是月球车导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月球车定位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月球车长时间、长距离导航的绝对定向算法。该算法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对CCD地球敏感器成像进行处理,实现了在月球表面CCD地球敏感器的矢量观测功能。结合加速度计的测角原理,实现了航向角确定。以理论分析和实际推算描述了该定向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未来我国月球探测中月球车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