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194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通过对国外舰载飞机在着舰进近下滑中的操纵需求分析,提出舰载飞机着舰进近适配性的评估要求。在评估要求的基础上针对飞机在进近适配性方面相关的特性给出相应的飞行试验方法和分析方法,初步建立舰载飞机着舰进近适配性评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2.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preliminary features of a new self consistent model of the system magnetosheath–magnetosphere, recently developed in the Institute of Mechanics, Sofia, Bulgaria. The flow in the magnetosheath is governed by 3D ideal gas-dynamic equations. The positions and the shapes of the bow shock and the magnetopause are calculated iteratively as a part of the solution. These surfaces are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generally non-axially-symmetric). The self-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egions is ensured via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magnetopause cusp indentations are formed, influencing essentially the magnetosheath flow. Predic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the shape of the bow shock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sonic Mach number are derived. Distribution of some flow parameters in the magnetosheath is presented. 3D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 model, calculating the field due to the magnetopause currents for an arbitrary magnetopause geometry, is used in the magnetosphere. The fields due to the current systems inside the magnetosphere(cross-tail current, ring current, and Birkeland current) are taken from the Tsyganenko empirical model. The magnetopause surface is calculated from the requirement the outside gas-dynamic pressure to be balanced by the magnetic pressure inside. The magnetosphere model can be viewed as an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empirical model but with more realistic magnetopause form and shielding field. Not a final but a beta version is used in this approach. The final model version as well the model details will be present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93.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和党建的战略举措。本文阐述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六个方面剖析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4.
非线性解耦控制与飞机敏捷性机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强  高浩 《飞行力学》1995,13(3):37-44
首先介绍了以微分几何控制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系统解耦理论,给出了解耦控制律的综合方法及解耦闭环系统平衡点的计算方法,并对解耦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随后用非线性解耦理论研究了飞机非线性运动的三种解耦运动模式,并讨论了飞机非线性解耦控制规律的线性近似解,最后用飞机非线性运动的三种解耦运动模式实现了三种形式的敏捷性机动,结果是满意的。为飞机敏捷性,直接力控制和过失速机动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5.
水洞收缩段流场的数值模拟及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水洞非对称收缩段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程序,计算采用有限体积预估修正格式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结合具体水洞设计对几种典型收缩曲线的三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给出了沿轴向的压力分布,出口截面速度分布及分布的均匀性,选出最佳曲线,为水洞的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对于水洞或风洞的三元收缩段,是有价值的分析和辅助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96.
启发式民用飞机机队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般形式的整形机队规划模型出发,指出其中整型飞机架数的实质含义,进而提出一种新的机队规划模型,它由“航班频率计划”和“机队-航班系统调整”两个子模型构成,反映我国国情并能处理大规模问题,得到整数型机队和相应的整型航班数计划,着重介绍了目标函数的构造,隐枚举模型求解和系统调整的启发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97.
提出一种利用电动振动台开展材料超高频疲劳实验的方法。采用TA11钛合金板材,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出超高频疲劳试样,测试过程中的实际加载频率达到1756 Hz,同时在相同的应力水平下对该超高频试样和标准试样开展振动疲劳测试,对测试结果数据的一致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力条件下,本研究提出的超高频疲劳试样和标准振动疲劳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将本研究结果与同种材料的轴向高周疲劳和旋弯疲劳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一致性同样良好。  相似文献   
98.
由于目前,国外已经基于八面体滑移系,采用临界平面法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然而,该方法未考虑〈111〉取向受载时滑移系参量的特点,所以不能较准确地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11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为此,选取临界平面时综合考虑六面体、八面体滑移系,选定疲劳参量最大的滑移面作为临界平面,采用SSR(shear stress range),CCB(Chu-Conle-Bonnen),Walls寿命模型进行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周疲劳寿命预测,并根据800℃下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011〉,〈111〉3个取向的高周疲劳试验结果,对寿命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基于两种滑移系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高周疲劳寿命时,寿命模型的拟合系数可达到0.9134.   相似文献   
99.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繁忙机场的容量饱和现象,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缓解跑道拥挤和航班延误等现象.为了保证配对进近的安全运行,根据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实际运动过程,考虑两架飞机在配对进近过程中的导航误差和时间等因素,建立两架飞机的运动方程和纵向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随相关参数变化的纵向碰撞风险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随着前后两机起始间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飞机纵向定位误差的均方差的增大而增大,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
胡俏  谢里阳  徐灏 《航空学报》1993,14(10):500-502
常规名义应力法在考虑平均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时。利用等寿命曲线将载荷等效为对称循环载荷。将双参数问题简化成单参数问题,从而造成误差。本文利用S_a-S_m-N曲面方程,提出双参数名义应力法,计算疲劳损伤时,不再进行载荷均值的转化。实验验证得到:双参数名义应力法可提高疲劳寿命估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