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243篇
航天技术   195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拉铆型环槽铆钉广泛的应用于航天复合材料壳段装配,实现其自动钻铆对提高复合材料壳段的装配效率及装配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概述了环槽铆钉拉铆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自动钻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概况,以自动钻铆设备供应商为代表,介绍自动钻铆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对常见的自动钻铆系统工作特点及效果做了系统分析,针对复合材料壳段装配特点提出一种自动钻铆技术方案,为实现复合材料壳段的自动钻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分析铆接工艺,结合机器人钻铆特点,确定自动铆接单元的工艺方案,突破机器人钻铆系统铆枪匹配、铆枪进给、上钉顶铆等关键技术。机器人自动制孔之后,自动铆接单元可以完成送钉、顶铆、铆接等功能,有效提高钻铆效率。  相似文献   
43.
现有的壁板法兰盘焊接工装结构简单,压紧力小,并且为手工焊接,焊后法兰盘焊缝残余应力与变形大,质量稳定性差,不能满足型号使用需求。本文从影响法兰盘焊接质量因素入手,研制了法兰盘自动化焊接工装,在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得到0.15~0.25 mm的过盈装配量法兰盘与孔径采用的过盈量为最优,采用先装壁板后装法兰盘的流程可有效避免装配裂纹,并通过焊前加热垫板的方式解决法兰焊缝打底裂纹难题,采用自动焊工艺焊接的法兰成型美观,焊接缺陷比手工焊降低70%以上,接头低温平均抗拉强度达到348 MPa,延伸率为6.7%。  相似文献   
44.
介绍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的相位跟踪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新的相位测量方法——平均相位角法,消除了过零触发电路中固有的直流电平带来的相位偏移引起的相位测量误差。同时,设计了新颖的用于自动测量的相对计数时间/频率转换电路,在激光干涉比长仪1m行程内实时检测相位变化,保证了激光干涉比长仪的测量精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45.
简要介绍了由哈工大和航天总公司35所研制的一种VXI总线雷达自动测试系统。分别描述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还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在该文中叙述了测试目标特性和主要测试功能。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利用电子展成与坐标结合的原理来自动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方法。采用CNC技术实现电子展成 ,利用被测齿形的测量值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了消除传动误差 ,在电子展成系统中设有误差修正环节  相似文献   
47.
简介了VXI总线技术 ,详细论述了基于该技术的电子设备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和测控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48.
合成仪器技术作为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装备综合保障中占据重要地位。介绍了合成仪器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及特点,详细论述分析了合成仪器中涉及的包括信号调理、ADC/DAC、数据处理器与总线、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及实现,并展望了合成仪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9.
自动阻抗调配器在微电子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计量校准工作,本文介绍了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模型,组建了校准系统,实现了主要参数矢量重复性、驻波比和插入损耗的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50.
Geomagnetic storm sudden commencements (SSC) contain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which is useful in many applic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the SSC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sampled at the rate of one sample per second in order get use of such high resolution data. In this paper, two studies are made on the geomagnetic SSC and an SSC onset automatic detection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he first study is about fi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SC rise time and its amplitude. Wher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and the amplitude gradient which is the amplitude divided by rise time. The second study is checking the spectrum of the SSC, starting from its onset until the end of the SSC rise time. This check had proved that the SSC contains both low and high frequency regions. This led us to introduce a new term, namely the SSC variation rate (VR). This VR is defined as the maximum rate of change of the field in the higher-frequency region of the SSC. These two studies were the guide to build an SSC automatic detector of one sample per second data using multi resolution analysis (MRA) of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The data set contains 134 SSCs with different VR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ircum-pan Pacific Magnetometer Network (CPMN). It is found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etection error is 41 s and that the average error is 9 s. From the calculated error distribution fun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detection error is within the range of −1.5 to 3 min. The detection process, as will be shown in the article, takes 70 s for one station and 3 min if the decision is related to the detection(s) of other station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ver other algorithms in which the detection error ranges between −8 and 5 min and the detection process takes 2–10 min. In addition to being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than the other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he first algorithm that automatically detects the SSC onset times from high-resolution data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that focused on determining the SSC times automatically using one-minute resolution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