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航空   562篇
航天技术   308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6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黄成  王岩  邓立为 《宇航学报》2020,41(8):1058-1066
针对航天器姿态大角度机动控制问题,在存在外部扰动的情况下,基于航天器姿态跟踪系统的标准级联特性,利用反步法和自适应控制设计有限时间控制器。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严格保证姿态大角度机动系统是全局有限时间稳定的。李雅普诺夫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快速机动到平衡点并保持稳定,全物理仿真试验进一步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2.
小卫星的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景  刘良栋 《宇航学报》2003,24(3):235-239
对于中低轨道的小卫星而言,设计能克服参数不确定性及非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及非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了小卫星的姿态动力学及运动学方程,设计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证明了该控制器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3.
扩展旋转矢量捷联姿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江华  苗育红  肖刚 《宇航学报》2003,24(4):414-417
给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矢量捷联姿态构造算法,该算法由陀螺样本的多重积分来构造旋转矢量的最小二乘估计。新算法具有较好的顺序递推结构,易于在机载计算机上编程实现,比传统方法更容易满足一些限制较多的特殊应用。文中还给出了该算法在机载计算机上的计算流程及算法的局部硬件化实现。  相似文献   
144.
李雯  肖凯 《上海航天》2004,21(5):15-18
为改善航天器在自由飞行状态下的自旋稳定姿态控制精度,在分别采用消章和消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消章消偏综合控制方法,并选用带消偏约束的消章控制法,对桌细长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进行了仿真试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法的姿态角控制精度较高,所用时间较短,可满足控制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5.
李波  陈晓斌  李国强 《宇航学报》2004,25(3):330-333
倾倒故障作为火箭待发段的一种故障形式,严重地威胁着航天员的安全。待发段倾倒应急救生的关键在于及时获取准确可靠的箭体姿态与倾倒信息,为指挥员实时提供可靠的逃逸判决依据。本文从应用角度,综合光学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火箭倾倒监测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应用此技术实现的系统主要功能结构与性能特点。本文介绍的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定位与姿态监视测量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韩艳铧  周凤岐  周军 《宇航学报》2004,25(6):637-641,668
在大姿态角的情况下,飞行器姿态运动的非线性因素和耦合因素不容忽略,使得传统的基于小扰动假设的近似线性化处理方法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首先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飞行器姿态通道线性化解耦成三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运用分散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理论对每个通道分别设计变结构控制器,以期使系统获得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鲁棒性。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适用于飞行器大姿态角飞行的情况,并对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7.
马卫华 《航天控制》2004,22(2):13-15
介绍了某系列运载火箭实现多射向发射的几种方案 ,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重点对转动平台和由箭载计算机实现的两种方案从姿态控制系统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8.
一类受周期扰动航天器的混沌姿态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恩米  唐国金 《宇航学报》2005,26(5):535-540,546
研究了航天器从绕最小惯量主轴到最大惯量主轴旋转的姿态机动过程中的混沌现象。考虑到航天器内部或外部的振动部件的影响,假设两个主轴的转动惯量为时间的周期函数,同时还考虑了航天器内结构阻尼以及稀薄气体阻力的影响。应用高维的Melnikov方法,求解姿态机动过程中产生混沌的条件的解析表达式,且得到的阀值条件是扰动系统参数的函数。最后对该阀值条件进行了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149.
贺有智  张晓宇 《宇航学报》2006,27(6):1254-1260
由于质量矩导弹是一个具有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的多变量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对三滑块质量矩导弹进行了鲁棒控制系统的研究。以所建立的质量矩导弹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模型合理的简化,得到一个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考虑到质量矩导弹的鲁棒性要求和三个滑块的协调控制问题,在混合灵敏度控制的基础上,采用H∞控制理论对导弹进行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0.
万九卿  于劲松  张伟 《宇航学报》2006,27(6):1393-1396
研究带有大型单翼太阳帆板的三轴稳定卫星在稳态运行期间姿态精确定向问题。计算了卫星运行空间的环境干扰力矩,分析了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并给出一种新的卫星姿态高精度动态补偿控制算法。推导了卫星的挠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比较了此方法和传统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姿态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