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航空   1042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153篇
航天   1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双激盘理论及其在轴流式弯掠动叶栅气动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芳源  王建民  蔡娜  李中 《航空动力学报》1994,9(4):394-398,444
轴流式弯掠动叶栅对主气流作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径向分力。为此本文提出“双激盘理论”及相应的一套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阻力系数及出口气流角值沿径分布的修正, 用来进行低速低负荷轴流式弯掠(即必须计及叶片径向分力影响的)风扇的设计和性能估计。用一个弯掠动叶和一个非弯掠动叶的风扇进行验证性试验, 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值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52.
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用高压水切割技术对复合材料加工的原理和优点,简要说明了切割设备的组成,给出了主要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的扩展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Green函数为基础的边界元,应用时间历程法,计算机翼-尾翼组合体的非定常气动性能。这为飞行器的设计及其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和完善的计算方法。本文介绍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分析各类飞行器非定常动态响应过程的数值计算,例如飞机对突风动态响应等。本文提供的三维机翼的超声速启动过程非定常气动力数值结果,与Lomax理论解作了比较,可以看到吻合得很好,说明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对于机翼-尾翼组合体的数值结果,则进一步提供了尾翼受到机翼的洗流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54.
本文提出一种颤振分析新方法-正交搜索法,其本思想是依据解析函数的保角映,沿复变量实部和虚部交替搜索,逐步达到所求方程的根。完全非定常气动力由格林九方法直接计算,颤振分析结果准确。该算法可在计算机上执行,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以涡声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通气的多孔板共振腔结构的声学性质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和分析。着重于声衬的孔径、腔深、孔板厚度对声衬性能的影响。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一些分析,给出了厚板通气声衬声抗的一种算法。对吹气与吸气情况下声衬的性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6.
排气引射系统主喷管选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黎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1):85-88,111
对4种主喷管组成的排气引射系统的引射系数和总压损失、各主喷管出口与混合管进口之间的最佳间距、混合气流在混合管内的静压恢复及混合气流在混合管出口处的总压分布等进行了测量和对比。试验结果对排气引射系统主喷管选型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发展了一种分析进口畸变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影响的逐级动态响应模型。采用动态压缩系统模型和动态加载技术,建立了一种压缩系统气动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应用新的模拟方法对一8级跨声多级压气机进行了详细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所发展的逐级动态响应模型更合理和可靠。基于流动阻塞,给出了一种更为迅速的压缩系统失稳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58.
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历史,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现有的4种研究策略:阻抗控制、力/位混合控制、现代控制、智能控制。提出了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的4大关键问题:机器本体及位置伺服;碰撞冲击及稳定性研究;未知环境的约束研究;力传感器及力/位反馈融合,展望了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随机载荷作用次数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指出传统的可靠性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载荷作用次数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运用载荷-强度干涉模型和顺序统计量理论建立了随机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模型.考虑系统中零件的失效相关性,在不作失效独立假设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级载荷-强度干涉模型建立了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模型.根据随机载荷作用的统计学意义,运用顺序统计量理论建立了载荷多次作用时等效载荷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随机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共因失效串联系统、并联系统以及k/n系统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60.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金属试件表面的三维形貌进行了定量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表面微观应力集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不同的材料性质对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非常明显,而且在金属表面,微观应力的分布与其微观形貌紧密相关,当表面处理方式改变时,表征参数的全面改变是导致微应力集中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评价表面状态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时,不能仅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改变,应当综合分析各表征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