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航空   606篇
航天技术   235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3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1.
基于LMI的航空发动机鲁棒H<sub>∞</sub>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光华  曾庆福 《航空学报》2000,21(2):175-178
 研究了系统矩阵均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非标准H鲁棒控制问题。基于 LMI的H控制器设计方法,给出了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用 3个线性矩阵不等式表征的非标准H控制问题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采用“内点法”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可得使闭环系统对于所有可能的参数不确定性均二次稳定且传递函数的H∞ 范数 γ有界的鲁棒控制解。该方法应用于非“标准”系统——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稳态双变量调节控制器的设计,通过在气动热力学模型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2.
刘志强 《推进技术》1991,12(4):23-28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采用微型机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组成了所提出的控制系统,并最终通过发动机的热点火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证明,利用微机控制系统可方便地实现非线性控制及采用自适应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此外,在热试中,还可以利用微机实现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迅速提供有关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913.
多约束自适应控制在航空发动机自动试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带有多项约束条件的航空发动机试车自动试车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不仅对被控对象含有的非线性环节,以及被控对象参数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而且当约束条件超限时,通过对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可使主控参数和约束条件参数均满足相应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14.
 针对混合线性/非线性模型,提出一种新的递推估计滤波算法,称为准高斯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器(Q-GRBPF)。算法采用Rao-Blackwellized思想,将线性状态与非线性状态进行分离,对非线性状态运用准高斯粒子滤波(Q-GPF)算法进行估计,并将其后验分布近似为单个高斯分布,再利用非线性状态的估计值对线性状态进行卡尔曼滤波(KF)估计。将Q-GRBPF应用于目标跟踪的仿真结果表明,与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器(RBPF)相比,Q-GRBPF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计算时间约为RBPF的58%;与Q-GPF相比,x坐标与y坐标的估计精度分别提升了45%和30%,而计算时间也节省了约30%。  相似文献   
915.
张永杰  孙秦 《航空计算技术》2006,36(4):119-120,126
有限元复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一般具有稀疏性和对称性的特点,全稀疏存贮方法就是利用这些特点,只存贮对称部分的非零元素,采用链表式管理,即节省存贮空间,又便于动态更改.在一般双共轭梯度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广义变分原理对内积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双共轭梯度法求解复线性方程组更为有效.数值算例表明这种双共轭梯度法结合全稀疏存贮方案的求解算法在时间和存贮上都较为占优,可靠高效,能够应用于有限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相似文献   
9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ission analysis of a tether-assisted payload retrieval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The objective is to assess all relevant phases of such a mission in order to allow a comparison with a conventional mission employing a propulsive deorbitation. The controlled tether deployment procedure and the guided return flight of the released re-entry capsule are optimized. A preferable deployment strategy is identified that allows for favorable entry conditions and low flight loads. The optimal deployment trajectories serve as a basis for an optimal dynamic regulator. This approach is extended towards an adaptive concept, wher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re applied to deployment control. For the guidance of the capsule a predictive concept is proposed that is based on the optimal re-entry trajectories identified previously. By applying these concepts, the attainable landing accuracy during return amounts to an average of 5 k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ther system exhibits overall system mass advantage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ther-assisted return mission is a competitive 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917.
结合飞机地形跟随的实际,首先提出了在构造最优期望的地形跟随飞行轨迹时确定地形模型包线的方法。然后通过引入松驰变量,剩余变量和人工变量,构造辅助目标函数Z1,以及应用换基运算,对线性规划问题进行了必要的简化,使参考轨迹的计算更简便。航迹角修正法的采用,进一步修正了规划出的飞行轨迹,从而获得了理想的飞行参考轨迹。最后,以随机地形为例对规划出的最优飞行参考轨迹进行了数字仿真,其结果符合地形跟随时最优参考飞行轨迹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8.
马壮  程礼  吴博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3):111-112,115
基于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诊断的光谱分析方法,以这种方法所检测的金属磨粒含量为依据,利用不同的材料其化学成分不同这一性质,建立一个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判断哪种材料的磨损量较大,从而为故障部件的判定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19.
针对高强度、低延性材料非弹性应变范围小、难以区分的特点,提出一种修正的应变范围区分方法。该方法不区分非弹性应变中的塑性和蠕变,定义了3种基本类型的非弹性应变范围,即拉伸塑性-压缩塑性非弹性应变范围、拉伸塑性和蠕变-压缩塑性非弹性应变范围和拉伸塑性-压缩塑性和蠕变非弹性应变范围。对同时包含拉/压蠕变的循环,采用线性累积损伤法则预测其寿命。用Rene’95材料650℃下控制应变的循环松弛试验数据对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Rene’95材料的蠕变疲劳寿命,修正方法的预测能力好于应变范围区分法(SRP),对基本试验的寿命预测精度基本上在2倍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20.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自适应共振解调技术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针对共振解调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必须事先通过冲击试验确定高频共振频率和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固定不变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共振解调技术。自适应共振解调技术可以在共振解调处理之前依靠对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自动识别高频共振频率,然后根据被测对象的高频共振频率自适应地改变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并研究了自适应共振解调技术的实现方法,并对实际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自适应共振解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方便地在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