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654篇
航空   1976篇
航天技术   478篇
综合类   418篇
航天   6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基于移动渐近线方法的结构多刚度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云清  罗震  陈立平  赵永胜 《航空学报》2006,27(6):1209-1216
基于人工密度指数法,结合序列分层优化方法和折衷规划法,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求解复杂工况下连续体结构多刚度拓扑优化设计问题的多目标混合优化策略。连续体结构的多刚度拓扑优化设计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数学规划问题,以数学规划方法中的移动渐近线方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具有较佳全局收敛性和单调性特点的序列凸规划近似方法,该法对于目标函数复杂和多约束的拓扑优化问题具有更好的适定性。通过典型的数值算例证明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2.
小型无人直升机动力装置活塞发动机的动态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二冲程活塞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动态效应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动态效应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指出了在选择活塞发动机时,必须选装厂家提供的进、排气系统,说明了活塞发动机作为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动力,其进、排气系统动态效应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3.
采用弹黏塑性力学模型,对II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对数奇异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详细地分析了黏性系数α、马赫数Ma2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影响。指出了对数奇异性区域存在的问题,解释了过渡区的成因,对过渡区尖端场解的形式和求解方法做了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954.
在畸变试验的动态数据采集中,背景噪声和其他干扰信号常常伴随有用数据进入采集系统,为了较准确地获取有用数据,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处理。本文主要介绍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中,其参数选择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5.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新型飞行器,其工作原理及设计技术与传统的固定翼和旋转翼飞行器完全不同。微型扑翼的驱动机构的设计、制作是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为此介绍了一种静电驱动的微扑翼机构,由于这种结构存在着强烈的静电和机械两个物理场的非线性耦合,因此系统的动态特性是非常复杂的。从驱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受力模型及分析几个方面对这种驱动机构作了相关的介绍。所得研究结论可以为微型扑翼驱动机构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6.
张洪武  汪敏  郭旭 《航空学报》2003,24(4):323-327
 提出了以参数变分原理为基础的数学规划算法, 以计算分析太空用品中网- 膜结构起皱现象。针对网状柔性结构分析, 算法的原理是将结构化成多个具有一定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杆单元,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杆系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规划算法构造, 可以较好地模拟网状柔性结构的起皱性质。而对于一般的膜结构, 则构造了用于直接分析的膜单元相对应的本构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问题的求解算法。不同于常规的数值计算方法, 提出的算法不依赖于应力的迭代过程。参数变分原理和数学规划算法的应用, 使本算法可以很有效地分析预测网- 膜起皱的区域、模式和应力分布, 从而为解决网- 膜结构起皱问题提供依据。给出的数值算例说明了方法正确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7.
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非线性系统的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反映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动稳定性,建立了旋翼/机体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在时域内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各片桨叶的挥舞、摆振及机体的响应用以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为了获得系统稳定性的定量值,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确定模态频率,用基于傅立叶级数的移动矩形窗方法得到模态阻尼。地面共振分析表明,时域分析与特征值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与试验值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大总距时,用时域分析得到的模态阻尼与试验值吻合得更好,该方法可用于具有非线性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动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58.
Guo  Jian-shan  Shang  She-ping  Shi  Jiankui  Zhang  Manlian  Luo  Xigui  Zheng  Hong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229-250
Observation, spec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ionospheric weather are the key scientific pursuits of space physicists, which largely based on an optimal assimilation system. The optimal assimilation system, or commonly calle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dynamic process, observation system and optimal estimation procedure. We attempt to give a complete framework in this paper under which the data assimilation procedure carries through. We discuss some crucial issues of data assimilation as follows: modeling a dynamic system for ionospheric weather; state estimation for static or steady system in sense of optimization and likelihood; state and its uncertainty estimation for dynamic process. Meanwhile we also discuss briefly the observability of an observation system; system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Some data assimilation procedures existed at present are review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As an example, a second order dynamic system is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to illustrate the specific optimal assimilation procedure, ranging from modeling the system, state and its uncertainty calculation, to the quantitatively integration of dynamic law, measurement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stimation erro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ptimal assimilation model, with mathematical core of optimal estimation, differs from the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semi-empirical models in assimilating measured data, being constrained by physical law and being optimized respectively. The data assimilation technique, due to its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feature, could obtain better accurate results than those obtained by dynamic process, measurement or their statistical analysis alone. The model based on optimal assimilation meets well with the criterion of the model or algorithm assessment by ‘space weather metrics’. More attention for optimal assimilation procedure creation should be paid to transition matrix finding, which is usually not easy for practical space weather system.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studies should be promoted further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large storage and extensive computation in the optimal estimation. Th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is appropriate for the static or steady state or transition process of dynamic system. Many phenomena in space environment are unstable and chaos. So space environment study should include and integrate these two branches of learning.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59.
建立在流线坐标系上的叶栅气动设计反命题与杂交命题是在映象平面(由流线坐标与周向坐标构成H上求解的.以往在映像平面只采用H型网格,本文首次将H加C型复合网格用于这类反命题计算,使叶栅前缘附近网格构造趋于合理,从而明显提高了计算精度.本文采用的解法是基于叶轮机气动变分原理的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960.
应用有限元方法完成了某新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模拟实心轴动力特性-l临界转速、振型和不平衡响应的计算,分析了平衡卡箍对模拟轴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平衡卡箍对模拟轴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甚微,对振型几乎无影响,是平衡细长高速柔性转子的理想平衡工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