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航空   863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敏 《红旗技术》2005,(1):32-34
针对铝合金金属型铸造中常见的疏松铸造缺陷,从产生机理上进行分析,并寻求出适合工厂实际生产的预防措施,减少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42.
对铝合金铸件产生针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避免产生针孔的措施,并对铝合金针孔度试样及变质试样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改进熔炼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改善铝合金的熔炼质量,消除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43.
探讨了用钨极氩弧焊焊接铝合金LY12CZ及LY12M薄板时其热裂纹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焊接工艺参数及填充材料对热裂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填充材料可以明显提高该类合金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44.
拉形条件对镜面蒙皮成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充分考虑滑移带出现与成形件贴模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拉形速度、毛料几何尺寸、模具几何参数、润滑方式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飞机镜面蒙皮拉形条件.结果表明,改善板料变形的均匀性,延缓滑移带出现,增加成形面内材料的变形程度,是制定最优工艺参数、提高成形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5.
采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铝合金板底面缺陷时,受直通波脉冲宽度影响存在近表面盲区。提出了TOFD半跨模式波法进行盲区抑制,利用一次底面反射波在缺陷端点处衍射波的特征及其在B扫查图像中的对称性推导底面缺陷定深公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度为7.0 mm的铝合金板,在探头中心距为40 mm、中心频率为10 MHz的检测条件下TOFD半跨模式波法能将近表面盲区抑制64%以上,且深度不小于2.0 mm底面缺陷的定位误差不超过6.32%。与模式转换波及TOFD-W波相比,半跨模式波不会与底波混叠且离直通波较近,在铝合金板底面缺陷检测中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46.
针对民机2014材料(材料规范L164/L165/L167)、某型机2B06OB材料拉伸成形过程中出现的粗晶缺陷,进行了大量的工艺试验,分析并查找出粗晶产生的原因,摸清材料性能,并提出最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7.
焊接在航空机体制造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焊接结构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接头的性能,铝合金作为重要的轻量化航空材料,相关焊接技术对促进航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铝合金薄板连接的磁脉冲点焊技术,实现铝合金板–板固相焊接。通过改变焊件的焊接间隙工艺参数,研究工艺参数对铝合金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通过光子多普勒速度测量(Photonic doppler velocimetry,PDV)系统获取飞板在变形运动过程中的信息,准静态剪切拉伸试验对接头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评定,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当焊接间隙从0.9mm增大到1.5mm时,焊件飞板速度和点焊接头的焊合长度都随之增加,对提升点焊接头性能具有积极作用。综合分析得出,1.2mm的焊接间隙为焊件提供了合适的碰撞速度,焊件力学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8.
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热裂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针对工程实践中铝合金的胶接剥离强度数据差异大、胶接可靠性急需提升的现状,开展了常温常压环境下铝合金金属对金属,以及蜂窝夹层结构胶接剥离强度的测试验证,分析了试片表面处理工艺和试样周围有/无胶瘤对胶接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样周围保留0.5~1 mm宽的胶瘤有利于提高试样的剥离强度;仅用有机溶剂清洁试片胶接面,试样的剥离强度最低且数据离散性大;对试片胶接面进行砂纸打磨后再清洁,试样的剥离强度有较大提高,但数据离散性仍然偏大;对试片胶接面进行磷酸阳极化氧化处理可使试样的剥离强度提高最多。所得结果可为胶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采用表面打磨,80℃、接触压固化的方法,利用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预固化补片对边缘裂纹的铝合金厚板进行双面胶接修补,测试修补前后的静态和疲劳性能,并结合高低温老化和常温油浸试验考核其耐煤油性。结果表明:修补后平均破坏载荷由94.313 kN增加到143.593 kN,提高了52.25%;疲劳寿命由2 019次循环增加到34 698次循环,提高了16.19倍;临界裂纹长度由13.5 mm增加为27.5 mm;裂纹扩展速率由2.72 mm/1 000循环降低为0.59 mm/1 000循环。在300次循环高低温油浸及180 d的常温油浸试验条件下,燃油对试验件疲劳性能无影响,同时修补试验件对煤油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