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161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简要叙述了特性结构配置及奇异摄动法,介绍了用系统回差矩阵奇异值计算各回路幅值裕量、相位裕量的稳定变化范围,最后以某飞机纵向小扰动运动为例,设计直接力控制律,分析了两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控制系统鲁棒性,展示了上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飞机侧向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毛剑琴 《航空学报》1990,11(12):610-616
1.前言 一个设计优良的反馈控制系统应当在对象含有不确定性的情形下,满足稳定性、动态特性和鲁棒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3.
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矩阵测度,范数,以及Lyapunov方法研究了具有仿射型时不变香变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不确定广义系统具有无脉冲鲁棒容许的充分条件。并给出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84.
讨论了用于故障检测的特征结构配置方法,给出了特征结构设计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讨论对加权矩阵与增益矩阵的最优鲁棒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的、降秩逼近的设计方案,指出了Patton的设计方案有可能实现不了的原因,并举例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85.
基于μ综合方法的运输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运输机的自动着陆问题,分析了运输机自动着陆的过程与特点,采用结构奇异值μ综合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运输机的二级自动着陆控制律,实现对理想下滑线精确跟踪;并对系统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飞机模型不确定性,测量噪声和外界阵风干扰的情况下,所设计的自动着陆控制律满足运输机的自动着陆要求.  相似文献   
86.
反演法在导弹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演控制方法是非线性控制领域的一种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三维空间六自由度非线性导弹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俯仰、偏航、滚转三通道控制系统,并针对空气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系统鲁棒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反演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7.
高速无人机是典型的复杂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系统,且各控制通道之间存在强耦合作用,这对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其非线性特性和耦合特性,采用精确反馈线性化理论将无人机动力学模型解耦为3个独立的子系统,即滚转、俯仰和偏航通道;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分别设计每个通道的姿态控制器。研究表明,上述线性化方法能够实现三通道解耦,所设计控制系统满足飞行控制性能要求,且对气动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8.
本文基于广义逆控制的飞控系统,提出了基于广义逆控制的飞控系统框架,分析了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控制效能矩阵存在不确定性时的飞控系统鲁棒性问题。为解决当前开环广义逆控制系统的控制误差和不稳定,建立了基于闭环反馈的广义逆控制系统,由此实现了飞控系统的鲁棒性设计。针对某型先进飞机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的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闭环广义逆控制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控制效能矩阵存在不确定性时的系统鲁棒性问题,实现飞控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对广义逆控制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9.
将压电分支电路引入失谐叶盘结构,形成机电耦合系统,给出了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并从理论上研究了压电分支阻尼对失谐叶盘结构响应放大的抑制效果.通过构造双周期分布式压电分支电路,研究了双周期分布式压电分支阻尼对失谐叶盘结构的振动抑制效果,并与单周期压电分支电路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压电分支阻尼(包括单周期压电分支阻尼以及双周期分布式压电分支阻尼)均能有效降低随机失谐叶盘结构的响应放大,其中双周期机电耦合系统响应放大因子统计分析结果小于1的概率在99.7%以上,基本消除了失谐叶盘结构的响应放大现象.通过合理地设计系统的双周期模式,能够获得比单周期更好的失谐响应放大抑制效果.此外,压电分支阻尼使得随机失谐叶盘结构的失谐“阈值”现象消失,提高了叶盘结构的失谐鲁棒性.   相似文献   
90.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BLIM)的逆系统解耦控制性能受负载和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在转子磁链定向逆系统解耦控制的基础上,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替换经典的PID控制器,将BLIM模型中的交叉耦合项、本体参数变化和负载视为“扰动”,统一用ADRC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估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NLSEF)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ADRC,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解耦控制性能;同时,对电机参数和负载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